乳癌術後10年仍有復發風險 專家破迷思曝3關鍵

乳癌術後10年仍有復發風險,專家破迷思曝3關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乳癌連續19年爲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據統計,2022年乳癌新確診數超過1萬5千人,每天約43人確診、9人因此死亡。臺灣癌症基金會董事賴基銘表示,乳癌發生率高,但5年存活率已提升至9成,對乳癌病友來說最需注意的是「復發」,建議平時生活遵守3原則,預防復發及轉移。

臺灣癌症基金會「第十三屆粉紅運動 愛波舞后」,聚集全臺近200名乳癌病友參與,共同面對治療,舞出自己、迎向新未來。(臺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臺灣癌症基金會今日(19)舉辦第13屆「粉紅運動 愛波舞后」,近200名乳癌病友參加。病友念慈分享,她在短短半年內接受3個大手術,乳癌術後又經過胃切、腸胃重建手術、肺葉切除,一連串治療讓她無法正常進食,常常吃進去又吐出來,體重狂掉10公斤。

念慈說,她平時就很愛跳舞,故選擇用跳舞忘記疼痛,也發現跳舞、運動、流汗能讓自己心情放鬆,並達到伸展效果,更減少副作用及淋巴水腫,讓身體更健康。她也將自己的抗癌過程比喻爲「長途旅行」,鼓勵癌友「聽導遊的話」,遵守醫囑、定期回診,勤運動、顧營養。

臺灣癌症基金會董事賴基銘分享3關鍵,預防乳癌復發。(李念庭攝)

臺灣癌症基金會提出「Y3K」,也就是每年「Keep 3關鍵」來幫助乳癌病友遠離復發,包括遵循醫囑、勤做運動、營養攝取,提升治癒率並降低復發風險。

賴基銘說,乳癌術後10年、20年仍有復發風險,對抗乳癌復發如同跑馬拉松,提醒患者堅持到最後,遵循醫師囑咐長期追蹤及定期回診;他提醒,病友應正確攝取營養,吃足量蔬果補充維生素、纖維素,並降低動物性脂肪攝取,多吃高纖食物、抗氧化食物、深海魚或未加工瘦肉等。

此外,運動可以強化免疫系統、維持肌肉量,研究顯示,乳癌患者治療期間搭配舞蹈、運動輔助,能緩和淋巴水腫情形,也能大幅降低治療期疼痛及壓力副作用3成以上。

國策顧問暨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委員簡文仁補充,過去常聽聞乳癌術後迷思,如不能提重物、不要抱小孩、少做家事等,事實上這些觀念須改變,病友只要掌握「重量、次數、痠痛感承受原則」,勤做運動能改善手術、放療和抗癌藥物的許多副作用,研究顯示,每週規律運動可降低5成乳癌死亡率。

簡文仁強調,癌症治療目標是迴歸正常生活,「不是什麼都不行、但也不要過度」,運動量應依個人狀況調整。他舉例,提重物可以從「身體體態」觀察,若體態正常就沒問題、身體歪掉就是過量;也可以每天漸進式訓練肌力及伸展,提升體力、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每天溫和按摩也可以減緩淋巴水腫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