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始終想不明白:爲什麼美國能打下硫磺島,卻拿不下上甘嶺?
前言
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戰場上的一次大規模海島爭奪戰,而上甘嶺戰役則是朝鮮戰爭中的一場激烈的山地爭奪戰。
儘管這兩場戰役之間沒有什麼聯繫,但因爲在這兩場戰役中,中日雙方的軍隊均通過坑道公式給予了美軍大量傷亡,因而一直被一些網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只不過,日本人所拼命把守的硫磺島最終被美軍所攻佔,而志願軍則最終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能夠攻下硫磺島的美軍,卻始終拿不下上甘嶺呢?
血腥的硫磺島戰役
美日雙方的硫磺島戰役開始之時,已經是在1945年了,當時的日本已經在盟軍的打擊下不斷敗退,其曾經引以爲傲的“聯合艦隊”,已經被盟軍摧毀殆盡。
因而在硫磺島戰役開始之前,當時負責全島防禦的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就認識到,依靠硫磺島上的日軍兵力,根本無法阻止美軍對硫磺島的攻擊行動。
慄林忠道
所以,在硫磺島戰役開始前,慄林忠道就要求在硫磺島內大量的修築防禦工事,並且,他還否決了手下要求的,對登陸的美軍發動攻擊,以期將美軍趕下海的作戰計劃。
對於慄林忠道來說,在硫磺島戰役還沒有打響之前,他就已經意識到在這一戰中,日軍根本沒有什麼勝利希望,其所能做的只能說拖延美軍的步伐,並給美軍造成最大的殺傷。
於是,通過整場的硫磺島戰役中就可以看出,日軍的作戰方式在此之前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量的日軍躲在坑道中,同美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而慄林忠道的做法也確實給美軍帶來了巨大的殺傷,即使這一戰中,美軍掌握了巨大的兵力以及火力優勢,但硫磺島戰役卻成了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大於日軍的戰役。
不過,無論慄林忠道手下的軍隊再怎麼頑抗,美軍最終還是拿下了硫磺島,包括慄林忠道在內的兩萬多名日軍,除了一千多人被俘外,其他的全部死亡。
更爲重要的是,日軍在硫磺島上的頑抗,也並沒有給當時的戰局產生什麼影響,美軍在佔領了硫磺島上的機場後,便以此爲轟炸機的“跳板”,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更加猛烈的轟炸。
激烈的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發生於1952年,這一時期,由於志願軍同美國領導下的“聯合國”軍已經進行了兩年時間的戰鬥,並逐漸的將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一帶。
對於當時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十分清楚,依靠“聯合國”軍的實力,已經很難再朝鮮戰場上突破志願軍構築的堅固防線了。
但作爲當時的超級大國,美國自然會尋求一個“體面”的方式來結束朝鮮戰爭,而美國人想要“體面”,就需要從談判桌上獲取更多的利益。
想要在談判桌上獲取利益,就需要通過戰場上的優勢來獲取,於是美國人就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上甘嶺上面。
於是,美軍在上甘嶺附近集結了大量的兵力,並且還準備了數量龐大的炮火支援,其強大的炮火準備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上甘嶺的山頭都削低了兩米。
美軍的彈藥消耗
可即使是這樣,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卻在接下來數十天的戰鬥中,始終難以徹底控制上甘嶺,並最終在志願軍的反擊下,輸掉了這場上甘嶺戰役。
那麼,爲何美國人在進攻上甘嶺以及硫磺島時,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結果不同的原因
上甘嶺和硫磺島之所以在美國人的猛烈進攻下,面臨不同的結局,其原因是有很多的。
首先,硫磺島是一座位於太平洋上的孤島,儘管島上的日軍可以獲得日本岸基航空兵和艦隊的持續增援,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日本的這些支援早已經被美軍摧毀的沒剩多少。
因而對於當時負責防守硫磺島的日軍來說,他們所要面對的是一種非常絕望的情況。
這也是爲什麼在此戰中,儘管慄林忠道一直要求日本軍隊不要發起“玉碎”衝鋒,但其下屬的軍隊卻多次出現違背其命令的舉動。
而這種不顧一切向美軍陣地發起自殺式進攻的行爲,除了增加日軍本身的傷亡數字之外,基本沒有什麼意義。
不過,對於處在上甘嶺坑道中的志願軍而言,他們所要面臨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因爲當時的朝鮮戰場,其實處於一種戰線基本固定的對峙局面。
所以在這一戰中,駐守上甘嶺的志願軍部隊,其實是能夠獲得來自後方的生力軍以及火炮支援的(在上甘嶺戰役中,爲了能夠爲前線補充彈藥、水源、食物以及生力軍,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正是因爲來自後方源源不斷的支援,爲志願軍取得上甘嶺戰役的最後勝利提供了後勤上的保障。
除此之外,上甘嶺戰役和硫磺島戰役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上甘嶺戰役是一場正義性質的戰鬥,而硫磺島戰役,只不過是軍國主義日本的垂死掙扎罷了。
這使得中日兩方的士兵,在這兩場戰爭中的表現情況是有着很大區別的。
像當時的日本,雖然因爲軍國主義思潮的影響,其士兵經常可以發動自殺式衝鋒,但這種衝鋒在美軍強大的火力優勢面前,只是一種“送人頭”行爲。
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志願軍,則十分清楚他們此戰的是爲了什麼,這使得志願軍戰士不僅擁有堅強、勇敢的戰鬥意志,同時也極大的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在朝鮮戰場上,通過志願軍的各種戰例,就可以看出志願軍在這場戰爭中,展現出了極爲高深的戰鬥技巧。
憑藉志願軍將士在戰鬥中展現的各種聰明才智,幫助了我們能夠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下,最終取得抗美援朝的最終勝利。
此外,在這兩場戰爭中,美軍對於這兩場戰爭的態度,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對於二戰期間爆發的硫磺島,美軍的目的是奪取島嶼,並以此作爲轟炸機轟炸日本的機場,因而美國人此戰是花了大力氣的。
而對於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戰役,美國人發動這場戰役的目的,其實更多的希望能夠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多的利益,其進攻上甘嶺本身其實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
雖然現在有不少人在談論上甘嶺戰役的時候,認爲上甘嶺非常重要,因爲這個地方是五聖山的門戶,而五聖山之後是大片的平原,因而如果五聖山失守的話,將對整個朝鮮戰局產生巨大影響。
可實際上,以當時美軍在朝鮮的兵力,想要在志願軍手中拿下五聖山,無異於癡心妄想。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判斷,在上甘嶺戰役開始之前,我方雖然獲得了一些有關美軍要進攻上甘嶺的情報,但我軍卻並沒有對作戰部署進行什麼大的變動。
所以說,美國人發起上甘嶺戰役,雖然準備了大量的重火力支援,但其本身更多的還是一種希望能夠在談判桌上爭取到更多利益的一種投機行爲。
因而美國人雖然調動了大量的戰略資源去進攻上甘嶺,但這場戰鬥,最終還是以美國人的失敗而結束。
結語
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意義重大,其不僅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併爲整個東亞地區,贏得了數十年的和平。
至於硫磺島戰役,這場戰役的結果對二戰的戰役進程產生什麼大的影響,反而促使傷亡較大的美軍決定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以期能夠更早的結束戰爭。
因而這兩場戰役除了一些軍事上的對比之外,在其他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