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荒怪觀光客、酷暑? 專家狠揭真相:錯在政府

日本近期出現米荒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白米是日本人幾乎天天吃的食物,如今卻爆出嚴重「米荒」,還催生出一個流行語:「令和米騷動」。許多商店甚至從6月底開始就實施限購政策。儘管官方聲稱,國內稻米庫存創歷史新低的主要原因在於去年的高溫與外國遊客大增,但專家指出,根本原因可能在於日本政府長期實施的稻米減產政策。

日本總務省23日公佈的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日本的米價一年間上漲17.2%,爲20年來最大漲幅。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日本民間稻米庫存下降至156萬噸,較去年同期大減41萬噸,減幅高達20.8%,創下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位身在法國的日本民衆在社羣平臺X上發文,並附上貨架空空蕩蕩的照片指出,「我聽我母親說日本現在缺米。她說家中還有一些米,如果庫存吃完了,她就吃麪包」。

近年來日本白米需求每年減少約10萬噸,可是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裡,白米需求量卻增加了11萬噸至702萬噸,爲10年來首度增加。

日本政府認爲,需求大增的部分原因在於大量涌入的外國遊客。光是今年上半年,日本就迎來1778萬名外國遊客,較疫情前高出100萬人次。據農林水產省估算,假設外國遊客每天吃2餐米飯,稻米需求量將達5.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7倍。

不過農林水產省前官員、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一仁在接受日本《每日新聞》採訪時質疑,即使每月300萬遊客在日本停留一週,並像日本國民一樣一日三餐都吃米飯,其消費量也只佔總消費量的0.5%左右,產生的影響很小。

從供給來看,去年酷暑導致稻米空粒、小粒,影響米的質量與收成,碾米後可供販售的精米數量減少。

可是這一理由在山下一仁看來同樣站不住腳。他表示,1993年「平成米騷動」時,日本稻米收成指數僅爲74,可是在2023年該指數爲101,與平均年份大致相同。

山下一仁指出,這一波「米荒」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失誤。長期以來,日本米的自給率幾乎是100%。但是由於人口減少,加上民衆消費習慣逐漸轉向麪包等主食,日本國民對米的需求量減少。爲了保證米價穩定,日本政府50多年來一直推行稻田「減耕令」,爲改種小麥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農提供補貼。在政策刺激下,日本稻米產量逐年減少。

「在嚴格的長期減產政策下,日本處於糧食不安全局面,一點點額外需求,比如入境遊客增加,就會導致白米短缺、價格上漲這種局面」。山下一仁建議日本政府徹底廢除稻田「減耕令」,增加稻米產量或引進高產量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多餘的產量可以出口至其他國家。否則需求端的任何微小變動都會導致現今的短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