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全球變暖時代的企業戰略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11月28日刊登題爲《全球變暖時代的企業戰略》,作者是日本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項目主任田村堅太郎,內容編譯如下:

2024年有可能成爲觀測史上最熱的一年,造成重大損失的氣象災害頻發。但是人類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變革時期。信息技術的進步導致了貨物和人員流動的數字化、網絡化,催生了新的經濟價值。此外隨着人工智能(AI)的廣泛利用,機器將提供伴隨着複雜判斷的勞動和服務,有望參與各種各樣社會問題的解決。

如果基於這股潮流,圍繞企業的營商環境在較短的時間軸上將不可避免迎來重大變化,同時包含着非連續的結構性變化。企業只有在變化中發現商機、提高企業價值才能生存。在儘早減排的同時打造繁榮與可持續的社會這一願景如何實現?由積極採取遏制氣候變暖措施的250家企業組成的“日本氣候領導者夥伴關係”(JCLP)提出了三種預想的變化。

第一,社會經濟的變化帶來以數字化爲起點的“便利·安心的生活”和“企業活動的效率以及附加值的提升”。比方說,隨着下一代移動出行服務的擴大和網約車的增加,車輛的總庫存將減少,但是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汽車轉型進程不斷加快。汽車行業不再只專注於銷售,還必須提供以數據爲基礎具備更高附加價值的移動出行服務。

第二,節能與電氣化帶來的能源需求的變化。電氣化具有很大的節能效果,例如從燃燒設備改爲利用大氣熱量的熱泵。此外,它與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高度兼容,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鑑於數字化和最大限度地推廣節能和電氣化帶來的社會經濟變化,電力消耗將會增加,但到2050年,包括化石燃料消耗在內的最終能源消耗將在現有基礎上減少約一半。

第三,加大電力、氫氣供應,儘可能引進國內生產的可再生能源。除了滿足電氣化和數據中心擴建帶來的電力需求增加之外,氫還將有助於工業領域的脫碳。

因可再生能源佔比上升而引發擔憂的電力穩定供應問題也將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電解水製造氫氣;電動汽車和固定蓄電池的穩定使用;通過升級燃氣進行純氫火力發電;促進廣域電力交換的發電和輸電、制定相關的系統運用規則。

這些變化將最終帶來一個“富裕且可持續的社會”。此次設想的變化基於的是政府部門和經濟團體爲應對諸多社會挑戰所梳理總結而來的長期願景。

從企業的角度我們能夠看到五個變化:生產效率的變化、能源生產方式的變化、材料使用的變化、規則和基礎設施的變化、市場心態的變化。

近年來尋求可再生能源的企業與電力公司之間簽署的購電合同有所增加,但所產生的電力只能自用。因此,人們開始根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預測,將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剩餘電力提供給鄰近地區。

爲了推廣這一努力,必須改變電網規則,以便小型分佈式電源的電力可以在社區中更有效地使用。如果取得進展,到2035年前後有望形成將小型分佈式電源捆綁到一個大型發電廠的聚合業務;到2040年前後,形成滿足當地大部分電力需求的能源業務,也就是能源的自產自銷。

但除了推動有助於脫碳的技術引進外,還必須立即開始以數字化爲起點的社會和經濟轉型。換句話說,有必要鼓勵城市、建築、道路空間和土地使用方式的變化,以及地區、企業和消費者活動的變化,並且有必要制定覆蓋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政策,而不僅僅針對能源行業。(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