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參與 人人有成果
“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擁抱學生、擁抱教育,實現自我價值,奉獻教育強國。”日前,“我爲良師”大學堂活動在江蘇省無錫市舉行,數百名錫城教師通過聆聽教育家寄語、參與讀書沙龍等,賦能專業成長。
“我爲良師”大學堂系列活動是無錫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我爲良師”全員行動品牌內容之一。自2021年啓動以來,無錫不斷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以“我爲良師”大講堂、大課堂、大學堂爲載體,爲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支持,其中大講堂聚焦“涵養師德”,大課堂聚焦“鍛造師能”,大學堂聚焦“增強學能”,以激勵廣大教師以“自身的終身學習”引領“學生的終身學習”。
無錫通過“我爲良師”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學者、專家來錫講學,弘揚教育家精神,解讀教育熱點,激發教師教育教學的新思維和新動能。
爲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實在落地,“大講堂”還面向社會遴選確定了10個師德涵養教育基地,併科學制定一批具有基地特徵、時代特點的師德涵養教育課程。“通過學習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勇於創新、自強不息的精神,我會把這份精神融入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無錫市北高級中學新教師楊龍說。
同時,無錫還通過“我爲良師”大課堂,以教學研評訓一體化爲專業內核和建設原則,在市級層面組織名師與一線教師同開一節課,在區級層面以同步網絡直播的形式全市共享課堂教學改進探索與成果,在校級層面積極開展教科研校本研修活動。
市、縣、校三級貫通的綜合性展示平臺,有力助推了教師在互學互鑑中開闊思路,提升教學水平。“大課堂活動更強調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在兼收幷蓄、循序漸進中幫助教師精準、高效提升教學技能。”無錫市安鎮中學教師尤夢玲說。
此外,“我爲良師”大學堂多方“鏈接”優質資源,爲教師提供海量的數字教育資源。其中,“我爲良師”大學堂網絡學習平臺首批上線教師網絡課程共10類78門330節課程。
對於梅村實驗小學教師何嬌來說,在獲評無錫市中小學教學能手後,自己從學校“種子教師研修營”提升至“骨幹教師晉級營”,所配套的專業發展定製課程包內容也相應升級。“晉級營所提供的理論指導、教科研培訓等更有針對性,對我來說非常寶貴。”何嬌表示。
“大講堂、大課堂、大學堂分別側重教師師德、師能、學能塑造,努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提升,人人有成果’。”無錫市教育局局長宋新春表示,下階段全市將進一步增強對教育本質與規律的科學認識,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不斷加大無錫地區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爲全省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貢獻無錫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5年02月09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繆志聰 通訊員 陳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