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辨識」進校園 人權團體憂個資外流:再多智慧都改不了監控本質
▲「人臉辨識」進校園,人權團體憂心師生個資外流。(圖/記者崔至雲攝)
近年來,許多校園爲打造智慧校園,開始引入人臉辨識技術。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本教育基金會、臺灣學生聯合會等團體今(26日)指出,人臉辨識技術作爲一種監控技術,倘若裝設於師生皆會活動或停留的場域,除了是否符合個資法的爭議外,對於長時間生活在校園內的師生來說,後續更可能會因資料管理不當,導致生物特徵外泄。
有鑑於校園內使用人臉辨識技術對師生可能造成的隱私侵害,多個團體今日上午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及國發會應限制校園內人臉辨識的使用,並建立起具體的規範,以保護校園師生的隱私權。
臺灣人權促進會專案經理何明諠表示,在最近兩年內,全臺至少有超過十件校園內使用人臉辨識的案例,而且啓用的頻率有逐漸增溫的趨勢。何明諠以使用於校園安全的人臉辨識爲例指出,校園安全是否因人臉辨識技術的引入而提升並無法確定,但全校師生進出校園的紀錄,卻可能因此被長期記錄下來,這就是顯而易見的監控。這樣的使用,恐怕與校園是爲了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是背道而馳的。
▲黃彥誠呼籲教育部重視此事,明確建立有關人臉辨識的相關規範。(圖/記者崔至雲攝)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人臉辨識本質上是監控的問題,再多的方便,再多的智慧,或是再多的校園安全的說法,都不能改變其監控的本質。因此除非有強大的必要,否則不應要求學生讓渡隱私權,但校園目前有這種必要性嗎?
馮喬蘭指出,從教育的角度,不應迴避人臉辨識的監控本質,教育體制從過去到現在,無論是用罰站、鞭打、悔過書等,都是以冠冕堂皇的話術,去粉飾會傷害學童的手段,人臉辨識也是類似的情形。
馮喬蘭也表示,校園中本來也已有太多監控的做法,例如榮譽制度、整潔秩序比賽等都是彼此監控的方式,現在真的還有需要在智慧校園中引入人臉辨識,強化內部的彼此監控,並因此使人失去自己的主體跟判斷力嗎?馮喬蘭最後也呼籲,建立規範可能有需要沒錯,但若欠缺足夠的使用必要性,校園內根本不應使用這樣的系統。
臺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翁國彥指出,依據釋字第603號解釋的意旨,學校若要佈署人臉辨識系統,應該要給予充分的理由,證明使用該系統具有強烈而重大的公益必要性,例如圖書館或實驗室的經費拮据,無法聘請人力管制進出,只能使用人臉辨識系統,否則會牴觸比例原則。
▲校園爲打造智慧校園,引入人臉辨識技術,人權團體擔心未來可能因資料管理不當,導致生物特徵外泄。(圖/記者崔至雲攝)
翁國彥呼籲,教育部與國發會應該要更積極清查、掌握臺灣校園使用人臉辨識系統的情形,並制定具體規範給予各校遵循。
臺灣學生聯合會秘書長黃彥誠表示,各校使用人臉辨識技術有增加趨勢,雖然科技確實能對生活帶來便利,但學生往往都被排除於討論之外,常在事後才知情。
黃彥誠指出,先前有學校設置「中國天網」海康威視監視器,消息一出立刻引發許多學生反彈,可見臺灣同學仍十分重視隱私,即便可以信任臺灣政府,卻無法保證中國不會透過駭客攻擊臺灣的後臺竊取資料,希望教育部能重視此事,明確建立有關人臉辨識的相關規範。
對此,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科長裴善成迴應,教育部目前並沒有要求學校一定要使用人臉辨識,校園若使用人臉辨識,也應符合個資法關於資料蒐集、處理、利用的規範,並會持續跟各校園宣導使用相關技術的規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