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堅守

關注“在線學習”

獲取更多資訊!

對於人工智能,我們似乎還沒弄懂,超級人工智能已經到來?

科技界根據人工智能的能力和複雜性將其分爲三類:弱人工智能或窄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是指所有智力方面均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系統,包括創造力、通用知識、情感理解、推理等。李駿翼、張義寶等著的《超級AI與未來教育》以直面教育的7大類30個問題,啓發讀者重新思考數字、技術、生命、人類、知識、信仰、職業、經濟等諸多方面當下與未來的衝突、挑戰和機遇,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閱讀的一本好書。

人工智能正在推動人類進入一個全新、未知的世界。那麼,未來的教育將通往何方?未來學校是否還存在?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該書7個章節均用問題作標題,從教育管理者、教師、家長、學生、技術人員等多個視角提問,構成一系列問題鏈。

書中提到,如果人工智能已經具有自主意識並被視爲獨立的硅基生命,那麼人類未來教育的目標可能會出現重大變化,比如強調人工智能和人類協作的教育、人工智能倫理和道德教育、增加計算機科學和編程課程、適應性教育、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等。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全文五次闡述了一個核心概念“生命契約”。首談“生命契約”,是從價值與衡量來解讀,作者認爲未來教育的價值核心不再拘泥於“職業”這個單一維度,學校的意義將從“爲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轉變爲“服務每個人面向未來社會的生命契約”。再談“生命契約”,是基於未來情景。超級人工智能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數字助理或人工智能管家,並通過海量數據的計算,爲不同角色的成長提供資源和助力。三談“生命契約”,是基於自我認知。四談“生命契約”,是從數字身份的視角。五談“生命契約”,作者認爲生命契約是每個人的“本我、自我、超我、神我”之間的關係表達。

由此看來,擁有生命契約的人能更好地獲得人工智能的賦能,同時更好地規避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面對超級人工智能,教育最核心的意義在於讓學生在數字世界裡自然成長,不斷打開對自己與世界的想象,同時又對自我、本我、真實的個體生命保有堅定的認知,在堅守與打開中爲自身的終身成長不斷開啓新的希望。

那麼,讓我們再回到契約本身,契約是成員之間爲謀求共同利益而合作的一種默會協議。契約即諾言,契約關係的雙方是平等的。我們期待,有了契約,師生彼此信任、共同享受生命拔節的美好。從學校課程來看,課程是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一種契約,誠如作家張曉風的叩問“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如果把一門課程的方案、綱要當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契約,那麼教師應盡力做到給予學生承諾“你未來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我盡力給你什麼樣的課程”。

在人工智能時代,學校要喚醒並堅守爲學生建立起更合乎未來發展的“生命契約”。課程是促成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載體,未來課程應具有三個特徵:未來課程是鏈接真實世界的課程,未來課程是技術支持學習的課程,未來課程是聚焦核心素養的課程。人工智能時代,學校要用契約構建未來課程。

一位校長、一名教師如果具有契約精神,就擁有了課程育人的規範、承諾和原則,就會追求課程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就會追求課程設計的精妙與課程實施的品質,就會以尊重學生生命價值與意義爲核心,而不僅僅是一種生硬的程序化的工作。理想的“生命契約型”課程是,學校、校長、教師用契約精神,將關於教育公共目的之共同願景作爲出發點,在關懷與信任中,在人工智能環境中,學校負責任地規劃與建設課程,包括關注受損的星球、拓展讀寫能力、提高計算能力、獲取數字世界所需的技能、探究與理解科學等,教師負責任地教,學生負責任地學,共享知識與生成智慧,通過共同努力,去創造人類休慼與共且相互依存的未來。

(作者:劉翠鴻,單位系湖南省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來源丨中國教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