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買「半價的第二瓶」?落入非理性陷阱背後原因解析
▲看到促銷商品,總會讓人想多買幾個。(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第二瓶只要半價!」「第二件7折!」大家對這種促銷廣告肯定不陌生,很多人原本只打算買一個,看到廣告後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買第二個,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買了一堆自己本來不需要的商品,而且開支也遠遠超過了預算。有分析指出,你是落入了「非理性陷阱」。
經常分享科普知識的大陸網站《科普中國》近日一篇文章,探討大家爲什麼會忍不住購買「半價的第二瓶」。文章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非理性陷阱大多是由「第一印象效應」造成的,第一印象效應也被稱爲「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初始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先入爲主」的觀念,是指人們比較重視最先得到的訊息,並依此對之後遇到的類似訊息作出判斷和評價。
文章進一步舉例,當個體第一次接觸某種飲料時,該飲料的價格爲30元,於是個體腦海中就會形成一種「某種飲料爲30元」的「記憶標尺」,這種記憶標尺會影響個體對同類產品價格的接受程度,也就是當個體下次遇到該飲料時,如果發現該飲料的價格爲60元,個體就會覺得很貴;如果發現該飲料的價格爲15元,個體就會覺得很便宜。「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第一瓶飲料的價格爲多少,『第二瓶半價』總會讓個體感覺第二瓶飲料非常便宜,進而發生購買行爲。」
▲如果飲料第二件半價,你能忍住不多買嗎?(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文章也引述美國心理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著作《怪誕行爲學》(Predictably Irrational,或譯《誰說人是理性的》)中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爲人們傾向於對自己的理性過度自信,認爲自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作出理性的選擇和判斷,但其實人的理性在很多時候都依賴客觀環境,如果客觀環境中的壓力過大,人就很容易落入非理性陷阱。
在之前的例子中,「第一瓶飲料的價格」就是客觀環境中的一個訊息,「第二瓶半價」則是客觀環境給人們施加的壓力,而「購買半價的第二瓶會賺便宜」則是人們做出的推論,如果人們過於堅持這種推論,就很容易忽略自己本身的需求,發生非理性的購買行爲。
▲看到促銷商品,總會讓人想多買幾個。(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那麼在購買商品時如何才能避免落入非理性陷阱呢?文章提出3個建議,首先是可以預先確定哪些是自己完全不需要的,所以即使再便宜也不應該買,必要時請身邊的朋有監督;第二,建立「非擁有」心態,保持平常心,看清楚商品只是身外之物;第三,警惕價格「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據悉,「安慰劑效應」又稱假藥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文章說,很多人過於看重商品價格,認爲「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其實在購買商品時真正需要看重的是自身需求和商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