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AI”上運動!北京這些校園體育超有“科技範兒”

“38、39,未觸膝無效,40、41,您的成績爲41個。”近日,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的操場上,伴隨着電子考官的語音播報,學生正在進行仰臥起坐練習:屈肘雙手抱頭,發力起身……測試成績立刻被語音播報系統現場播報。與此同時,數據也實時被上傳到了體育教師的平板電腦中。

作爲北京市首批智慧校園示範校,北京市第十八中學的做法是近年來首都教育系統利用數智技術,賦能學校體育教學的一個縮影。智能腕錶、電子跳繩、AI運動吧、AI校園跑道……前幾年還很少出現在校園裡、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裝備,如今飛入首都校園,爲校園體育課創設了新場景、新生態,點燃了學生的運動熱情。首都校園已成爲青少年智能化、趣味化體驗的運動樂園。

構建新場景

讓體育教學更加高效有趣

10月底,北京市教委等4部門發佈《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方案》在“人工智能賦能學生學習與發展”部分中提出:“深化AI體育應用場景,加強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綜合利用,聯動四、六、八年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爲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提供科學依據和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指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北京的一些中小學已經開始了相關探索。

腿向前蹬、手向後拉,再鬆手向前……如此反覆,像是在水面上划船一樣,所有的運動數據都實時顯示在正前方的屏幕上。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的體育課上,一臺模擬划船的機器正成爲同學們增強體能的好幫手。軟硬件相結合,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和運用數據,更加合理地分配體能,發揮出最佳水平。

今年3月,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中心小學引入AI體育操場進校園,是昌平區乃至北京市較早探索人工智能技術進校園的學校。AI體育操場由AI校園跑道、AI多人跳繩、AI陽光跑等項目構成。學校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新月表示,AI體育操場激發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因爲可以把今天的成績和昨天的作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是否進步。

“以往我們在組織學生練習50米跑時,低年級需要兩個老師操作,一位老師發令,一位老師計時、記錄,一節課只能完成一個班的一次測試,耗時耗力。”徐新月說到,AI體育操場應用以後,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強了教學的科學依據、提升了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從而改變了常規的體育教學。

“最強跳遠明星”“吉尼斯挑戰賽”“校園跳繩運動達人”……最近,北京市懷柔區第一小學的AI陽光運動吧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新夥伴”。運動吧裡有跳繩、開合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縱跳摸高五大項目,吸引一小學子每天自覺鍛鍊一小時。學校黨委書記羅士臣表示,陽光AI運動吧已經成爲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人氣打卡點。據平臺統計,學校日均活躍人次可達上百次,學期使用人次高達萬次以上。

作爲北京市人工智能應用試點校,北京市東城區新鮮衚衕小學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領域也探索開發了更加多元化的場景實踐,比如智慧體育、師生課堂智能行爲分析、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等。學校在智慧體育課上運用人工智能運動視覺算法技術,通過視頻物聯網攝像頭、智能穿戴設備,對學生運動表現進行實時採集分析、評測與指導,實現了學生日常鍛鍊數據採集的無感化和智能化。

全過程監測

爲體育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健康數據共享是智慧體育長效發展的關鍵環節。隨着物聯網、信息通信技術、可穿戴設備及技術的進步和普遍使用,體育課堂上實時、便捷地獲得青少年運動數據成爲可能。我們可以預見,通過大健康數據集成分析,創建可視化、過程化的青少年健康動態流程,實施差異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將逐漸成爲青少年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舉手、攝像頭識別、一分鐘高擡腿測試開始、測試結束、顯示校級排名……這是發生在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密雲學校校園裡的一幕。據校長徐國文介紹,該智慧體育終端設備集多樣化的趣味訓練項目、訓練記錄、數據備份、數據分析與管理於一身。學生藉助運動手環對步幅、頻率、心率、能量消耗等數據進行記錄分析,老師們結合數據分析優化體育課和大課間的課程活動與內容,使其更加科學合理,真正實現通過信息手段助力體育課活動的目標。

早在2021年10月,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就將AI智慧操場引入校園,實現了體育成績的智能測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運動報告和心率監控系統,更好地保障學生的運動安全,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運動的樂趣。校長李金棟表示,這些數據的提供使教師可以更好地分析學生存在的個性及共性問題,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及練習方法,讓課堂更高效。同時,學生可以通過查詢自己的動作分析報告,結合教師給出的改進建議和個性化運動處方,進行有針對性地練習。

“這樣運用智能技術的體育課能夠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它對動作標準程度要求更苛刻。我們可以通過回放更直觀地發現自己的動作缺陷,更加高效地解決運動中存在的問題。”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學生李文心說。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南校區作爲大興區唯一一家引入體育&健康AI智能訓考評價系統的學校,在智慧體育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區前列。校長王曉表示,該系統的應用場景包括課間、課後、體測、體育教學、模擬測評、比賽活動的全過程。“藉助系統應用,學校形成了針對每一名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一人一檔’體育&健康檔案,做到全過程體育數據與運動視頻保存和分析結果。”

據介紹,在此基礎上,該校教師能根據系統全維度、全週期記錄的學生運動數據和素質健康數據,進行精準、客觀、實時的指導和改進,構建學、練、賽一體化的教學體系,進一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

溝通更高效

家長直觀瞭解學生運動情況

《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中強調:“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融合模式,運用人工智能有效擴展家校溝通方式與渠道,動態獲取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積極迴應家長對學生學習成長問題的關切,提升溝通的效率和質量,實現高質量教育服務供給。”北京的一些學校通過智能設備,讓家長直觀地看到學生的在校表現、體育作業等內容。

孩子在學校參加了哪些項目、每個項目表現如何……每當學校舉辦全員足球嘉年華活動時,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學的家長都能通過學校的相關APP看到結果。“這樣的基礎數據可以讓我們心中有數,爲後期孩子的興趣取向、體育鍛煉做準確的指導。”家長李女士表示。

平谷區依託首都體育學院專家團隊指導,通過運動手環對學生的日運動負荷開展監測及科學課間鍛鍊指導工作。8所中小學的3504名學生參與日運動負荷監測試點工作。日運動負荷監測和體育鍛煉反饋指導有助於學生和家長及時瞭解日運動負荷情況,提高學生和家長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和家長了解和掌握豐富多樣的科學健身方法手段,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發展,也爲課間活動和體育課程改革發展提供客觀依據。

自2021年以來,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管莊分校通過智能APP,開展體育家庭作業實踐。校長於亞萍表示,由於學校佈置的體育作業形式多樣、綜合全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學校體育教師利用人機結合的方式批改作業,不僅實現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而且在體育作業監管方面也形成了家校聯動,幫助學生在課後完成鍛鍊,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我們在使用智能APP進行作業指導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利。”學校體育教師李博表示,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體育教師批改體育作業的不便,還提高了教學的精準度和效果。而在六年級(1)班學生秦一寧的眼中,新方式讓體育作業變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尤其是APP中的虛擬情景和互動遊戲,讓鍛鍊變得不再枯燥。

專家觀點

技術的根本是服務學生健康成長

姜宇航(北京教育學院體育系副主任):數字技術進入到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學校開始使用相關設備進行運動負荷監測。當前,北京市部分區域已建設了“智慧操場可視化數據平臺”,實現數據處理分析,將課內外練習及測試成績等多元數據實時收集。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學校要認識到數智技術應用於體育教學是爲了更好地實現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目標,不應該只是爲了炫耀技術、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學校需要始終對標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素養形成;體育教師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數智技術素養。教師作爲實施的主體,要防止將技術資源僅作爲展示的附屬品,防止資源浪費;在數據安全方面,學校或第三方機構必須建立健全數據的管理制度和閉環保護體系,確保學生信息的安全,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此外,教師要合理開發和運用數智工具,特別是在教學設計、單元設計中,拒絕簡單使用生成式智能技術,以避免因缺少對於內容適應學情的分析而直接使用的情況發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鄧麗 張秋穎 張娜

張廣林 趙翩翩 姜思瑤

王小艾 凌月雲

編輯:韓衝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