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溫泉魚吃腳皮竟罹患「脫甲症」! 避免感染...必知5個重要提醒
文/陳蔚承 圖/Pixabay
風景區常見到一池一池的溫泉魚池,人們把腳放進魚池,魚就會開始吃腳皮,有些人稱之爲「魚療」,在亞洲相當盛行,甚至傳到歐美各地。但魚療可能傳染疾病,更可能因此染病。
一名20歲女子半年來深受腳指甲脫落所苦,醫師發現她第一到第三隻腳趾的甲片出現橫向斷層,呈現前後2片指甲交疊,診斷是脫甲症(onychomadesis)。
但問診時,病患表示指甲脫落前沒有外傷,不會疼痛,沒有因爲運動、跑步而造成指甲受傷,也沒有家族史、重大病史或不當用藥紀錄,過去幾年不曾吃藥或施打疫苗。最後發現,指甲出現問題前的前幾個月,她曾去泡腳,讓小魚在水裡吃腳皮,因此醫生懷疑可能就是溫泉魚惹的禍。
這個案例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皮膚科學(JAMA dermatology)》,提出報告的康乃爾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普納(Shari Lipner)說,這是他所知第一起可能因爲魚療引起的脫甲症。但他也指出,魚吃腳皮和脫甲症之間的關聯性還不明確。
(有女子因體驗給魚吃腳皮,被診斷罹患了脫甲症。圖片來源:JAMA Dermatol. 2018;154(9):1091-1092.doi:10.1001/jamadermatol.2018.1827)
志勳皮膚科主治醫師、專精指甲疾病的李勇毅指出,脫甲症不會痛癢,但會影響外觀及造成生活不便,例如鞋襪可能勾到。
脫甲症不算罕見,一般是因爲發燒、手術、壓力、腸病毒、孕婦生產或化療,導致指甲血液循環下降、停止生長,循環恢復後新的指甲長在舊的下面,因此只要致病原因解決,大多會自愈,「魚吃腳皮造成脫甲症,我持保留態度,除非真的造成很嚴重的感染、發炎,否則機率很低。」不過他也指出,魚吃腳皮確實可能有感染風險。
魚療源於土耳其的坎高(Kangal)。當地人發現,乾癬病患把腳伸入魚池後,魚會吃乾癬患部而不會傷害正常的皮膚。李普納指出,魚療從10年前開始流行至今,除了一些證據還不明確的醫療效果,例如治療乾癬和溼疹之外,還有傳言能讓足部光滑、降低腳臭、增進血液循環和消除細菌及黴菌。
但是,醫師不鼓勵這麼做,「乾癬患者給魚吃腳皮就是去角質,但同時也會造成肉眼看不到的傷口,傷口的地方更容易有新的乾癬病竈,」李勇毅說。
至於溫泉魚爲什麼會吃腳皮,魚療的魚種大多是淡紅墨頭魚(Garra rufa)和大口小鯉(Cyprinion macrostomus),以浮游生物爲食,但牠們是雜食性,如果食物缺乏,牠們也會吃其他食物,例如死去的腳皮和角質。
魚療也可能引發感染。魚池通常不會定時消毒,過程中可能產生傷口而感染,皮屑也會傳染疾病如香港腳、病毒疣、甲溝炎等等。之前傳言,魚療可能傳染B型肝炎和HIV,李勇毅認爲機率很低,「B型肝炎和HIV都是血液和體液傳染,魚療雖然可能造成傷口,但很小甚至肉眼看不見,且幾乎不會出血,即使出血,量也很低,經水稀釋後病毒數量更低,反而要擔心其他皮膚疾病的感染風險。」
目前已經有2例因爲魚療造成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海洋分枝桿菌的感染,2018年也有一名澳洲女子去泰國體驗魚療而感染希瓦氏菌(Schwelmenella),導致腳趾截肢。因此在美國已經有10個州禁止魚療。
魚療雖然感染機率不高,但李勇毅還是建議幾類人要特別注意:
2. 有香港腳、病毒疣的人,應儘量避免以免傳染給別人。
3. 腳部已經有感染、發炎,例如有傷口、甲溝炎等等,魚療可能惡化症狀。
4. 如果是健康的人,可以自己準備拖鞋,因爲泡腳鞋子可能不會放在身旁,而是會赤腳或穿店家提供的拖鞋,這樣就有可能感染病毒疣或香港腳。
5. 泡完腳後要衝洗乾淨、擦乾。如果可以,建議塗抹乳液或抗生素藥膏來保護皮膚和傷口、加速復原。
延伸閱讀:
頸部長肉芽、腳底出現雞眼...等12種皮膚病 可能是在提醒你該減重了
腳臭怎麼辦? 4招可消除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