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酸雨檢測第一名是基隆! 1997年來平均酸鹼度幾乎全亮紅
今天(21日)東北季風稍微減弱,臺灣附近的水氣也逐漸減少,不過中央氣象局上午9點45分,仍持續針對北北基和宜蘭縣發佈大雨特報,東半部陰雨綿綿,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也在臉書分享氣象局的酸雨檢測,「我們的『酸雨』檢測第一名是基隆!」
中央氣象局表示,昨天受到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持續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整天陰雨,今天東北季風稍微減弱,水氣逐漸減少,但是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降雨時間還是比較長,其他地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並針對北北基和宜蘭發佈大雨特報,而鄭明典也在臉書分享酸雨檢測,「第一名是基隆!數目越小越酸,紅色表示達到氣象局的酸雨標準。」
根據中央氣象局全臺18個測站資料可以看到,今年11月截至19日,基隆達到紅色酸雨標準的天數就有13天;10月份有監測資料的15天也全都是達紅色酸雨標準,2017年截至10月的紀錄更是每個月都是「紅字」,鄭明典也貼上基隆累年年平均雨水酸鹼度值資料,「歷史悠久~」可以看到從1997年至2016年止,除了1998年P.H值爲5.0,其他雨水酸鹼度值全都是小於5.0爲酸雨,以紅色及斜體標示。
▼基隆的雨水PH值紀錄。(圖/取自中央氣象局,下同)
網友紛紛討論起原因,有人認爲「和東北季風有關,表示有可能是北方的工業影響。」也有人猜想,「是輪船及協和發電廠帶來的硫化物加上基隆的雨吧? 」「哇,是每下雨必是酸雨的意思嗎?」「臺中根本不太下雨的,所以也沒酸雨這東西。」「有些縣市的位置真的得天獨厚阿!」
環保署資料顯示,酸雨因pH值小於5.0以下,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湖泊,使水體酸化,生態系改變,嚴重時水中生物會大量死亡,同時因土壤中的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再加上葉片的酸蝕,植物將枯萎、死亡。其他對於建築物、公共設施、古蹟和金屬物質亦會產生嚴重的腐蝕,造成人類經濟、財物及文化遺產的損失。
▼基隆和其他測站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