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顧停滯了?真相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 曹雯璟
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公佈的2023年年報中,披露基金投顧業務情況的券商大幅減少。截至目前,僅有東方證券、申萬宏源、國聯證券、招商證券在內的四家上市券商披露了基金投顧業務在2023年的運行情況。有不少人猜測,這與券商基金投顧發展停滯有關。
受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投顧機構、FOF機構,乃至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目前都面臨規模增長的瓶頸,尤其是權益類的產品更加明顯。但是相比較而言,同樣是投向一籃子公募基金產品的公募FOF歷經7年實踐,總規模超1800億元。基金投顧業務經歷4年多的實踐,截至2023年底行業總規模已達到1500億元,整體發展速度符合預期。
復投率超70%
“追漲殺跌”行爲明顯改善
盈米且慢通過對比滬深300走勢、投顧客戶資金流入以及新發基金份額之間的關聯關係發現,新發基金份額與滬深300走勢對比,呈現出明顯的高點多發,低點少發的特徵,而投顧客戶資金流入則恰好相反。數據顯示,以2022年3月-4月爲例,滬深300連續下挫至4000點,投顧用戶資金和新發基金份額形成非常大的剪刀差,投顧用戶申購創近一年新高,而新發基金份額則創近一年新低。
盈米相關業務負責人認爲,投顧客戶敢於逆向操作,在市場低價時積累低成本優勢,是市場上漲後獲得更多收益的基礎。整體來看,投顧客戶“追漲殺跌”行爲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全市場基金投資者持有時長超過一年的基民佔25.4%,而同口徑下,盈米且慢投顧用戶持有時間超過12個月以上的投顧客戶佔比爲77.68%。上述負責人認爲,這說明,投顧客戶更有耐心。而不“頻繁交易”也有效降低收益損耗,四年來,盈米且慢投顧用戶收益率超滬深300達到25%。
客戶行爲得到改善,留存率、復投率在已披露的券商年報中更勝一籌。
東方證券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基金投顧業務共推出“悅”系列和“釘”系列兩個產品體系,共16只投資組合策略,規模約143.6億元,服務客戶數約13.8萬,客戶留存率69%,復投率76%。
申萬宏源證券在年報中披露,截至2023年年底,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超7萬人,累計復投率達85%以上,客戶平均使用投資顧問服務時間超989天。
“幫助客戶降低組合的波動,提高持有的體驗,是基金投顧的初心。”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截至3月底,興業證券基金投顧客戶盈利佔比72%,累計簽約客戶數4萬戶,簽約規模32億元,相較於去年11月規模持續增長超10億元。
“市場難免起起伏伏,投顧應該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給予客戶恰當的配置建議,而不是簡單追求規模的增長,忘記了初心。”在他看來,投顧機構在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追求規模的快速擴張。基金投顧的初衷在於,在投資端通過不同大類資產的配置,以及底層產品的分散優選,來降低客戶投資組合的非系統性風險,並降低單一產品的不可控風險;同時在服務端發揮真正的陪伴作用。
“目前我們比較主流的投顧模式就是以組合爲核心的跟投模式。”盈米相關業務負責人談到,去年6月證監會出臺的《投顧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裡,對於投顧業務做了重大的升級,定義是投顧是基於客戶賬戶的資金規劃和資產配置”,這意味着未來投顧業務會從基金組合爲核心的跟投模式向以賬戶資金規劃和資產配置爲核心的賬戶管理模式升級。
“賬戶管理模式,其核心是提升投資者的體驗和回報,改善投資者的行爲,可以有助於突破當前的發展瓶頸。”上述負責人認爲。
多資產、多策略
平衡風險與回報
自2022年以來,權益市場轉入低迷,行業輪動速度加快、賺錢效應低迷,隨之而來的權益基金市場呈現低收益、高波動、高回撤的特徵,單純配置在A股市場中的性價比大大降低。
如何增強基金投顧客戶的持有體驗和投資獲得感,受訪的多家機構表示,正積極探索多資產、多策略的資產配置方案,幫助客戶分散投資,平衡風險與回報。
“由於近兩年A股市場波動較大,爲了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保護資產免受不利的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我們不僅加大了在穩健策略線的佈局,推出了貨+債、及純債類組合,並適時推出了指數類以及可投資海外的投顧策略,幫助客戶分散投資,平衡風險與回報。”中歐財富告訴記者。
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爲應對持續調整的市場行情,興業證券的策略體系涵蓋短債增強、固收+增強、股債混合、偏股增強、300增強、500增強、1000增強、海外權益以及全球多元配置,底層風格清晰透明,可以滿足客戶的多元資產配置需求。
在組合管理方面,興業證券採取了“均衡+適度偏離+再平衡”的策略。儘量避免主觀對宏觀環境和市場新聞的判斷,而是更專注於研究資產配置和底層基金的變化。因此,主要組合均實現同類公募基金及同類FOF排名的中位數以上水平。
記者還注意到,去年以來,多家機構紛紛以金融科技賦能基金投顧業務。最近,盈米基金聯合世界知名投資研究機構晨星推出了KYC+KYP風險匹配解決方案。據盈米基金介紹,在KYC+KYP的基礎上,通過投資引擎,把客戶的目標、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包括產品組合的風險,以及對市場未來的假設、平臺上各種投資策略匹配在一起,基於客戶的不同場景做個性化配置。
中歐財富於去年上線了遠程投顧團隊和資產診斷服務,以工具和人工解讀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客戶更好規劃資產配置、協助客戶科學、理性配置資金,力爭持續提升客戶的基金投資獲得感。
多管齊下
持續引導向“買方投顧”轉型
基金投顧業務試點4年多以來,雖然已經取得預期中的成效,但是相對整個公募基金市場來說,基金投顧仍舊力量較小,僅靠個體公司的主觀努力難免杯水車薪。業內人士認爲,基金投顧的業務開展基於用戶信任,如何建立服務、產品、品牌多維度信任,仍面臨諸多挑戰。
“行業在以客戶爲中心、追求客戶賬戶收益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共識,但投顧業務體系搭建尚未完善,投顧業務仍處於從‘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業務的轉型階段。投顧業務邏輯尚未轉變,特別是如何將‘以客戶爲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業務模式、組織結構、考覈體系、技術系統等實戰及行動上仍有難點、痛點。”盈米基金指出。
對此,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建議,在頂層設計方面,呼籲打造更加完善的買方生態體系。除了希望能落地行業統一的認證培訓體系、優化現有的客戶適當性指引之外,他還重點提到,進一步豐富買方模式相關的數據統計口徑,變金融產品銷售收入排名爲產品保有(非貨、股混)、客戶長期收益率、買方投顧規模、ETF保有規模等,鼓勵行業良性競爭。
中歐財富認爲,近兩年資本市場面臨不少挑戰,如何優化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如何在市場波動中安撫投資者的焦慮情緒也是基金投顧亟須解決的問題。
談到對應的解決方案,中歐財富表示,除了提升投顧的資產配置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用戶投資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通過策略構建、工具輸出及人工服務相結合的形式,爲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
編輯:艦長
審覈:木魚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