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舞美名家齊聚 “2024世界劇院北京論壇暨臺湖舞美國際論壇”開幕

11月2日,“2024世界劇院北京論壇暨臺湖舞美國際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藝術中心舉行。爲期三天的時間裡,全球劇院同仁們共敘友誼、共商合作,共話世界表演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路。

開幕:10場論壇陸續展開

作爲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一直致力於藝術創作生產與普及傳播,推動世界藝術繁榮發展。從2019年起,成功舉辦三屆“世界劇院北京論壇”,連續舉辦五屆“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併發起成立世界劇院聯盟,來自22個國家的34家藝術機構成爲聯盟會員,共同探索劇院運營新路徑,譜寫文化交流新篇章。

“2024世界劇院北京論壇暨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以“世界表演藝術——邁向可持續的未來”和“美學·聲學·共生”爲主題,首次在國家大劇院、北京藝術中心、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一院三址”共舉行10場論壇活動,全球表演藝術機構代表圍繞青年藝術家培養、藝術普及與觀衆培養、劇院運營管理、聲學美學與舞臺美術的融合、音樂劇的創作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討論。論壇期間還將召開世界劇院聯盟會員大會,凝聚全球劇院合作共識,共同推動世界文化藝術繁榮發展。

11月2日的主題發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世界劇院聯盟官方網站、央視網等多家網絡媒體平臺進行同步直播。

世界劇院聯盟主席、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在主題發言中表示,“辦劇院、做文化是一項長期工程,是全世界、全社會共同的事業,需要達成四方面的共識:優秀文化是劇院發展的滋養,以人爲本是藝術生產的稟賦,開放合作是共創未來的前提,多元融合是行業發展的大勢。當前,劇院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青少年藝術普及、年輕藝術家培養、藝術多元融合、科學運營管理等成爲新趨勢。在此,我倡議:探索全球青年藝術家培養項目,加強藝術普及交流,追求超凡卓越藝術品質,開展跨文化、跨區域‘藝術+’合作。讓我們攜手前行,點亮世界表演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光,共創人文交流新局面。”

觀點:敞開大門吸引年輕觀衆

當天,德國科隆市藝術文化副市長斯特凡·查爾斯,英國皇家芭蕾歌劇院首席執行官阿萊克斯·比爾德,智利國家歌劇院-聖地亞哥市立劇院院長卡門·格洛麗亞·拉雷納斯,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和基默爾表演藝術中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法國波爾多國家歌劇院院長馬紐埃爾·翁德雷,新西蘭歌劇院總經理布拉德·科恩,委內瑞拉特雷薩·卡雷尼奧劇院基金會執行總監伊文·佩尼亞·埃爾南德斯,中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管建波等嘉賓也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如何去培養未來的觀衆,成爲衆多嘉賓共同關注的話題。“現在觀衆的行爲發生了深刻的改變。”英國皇家芭蕾歌劇院首席執行官阿萊克斯·比爾德用一組數據說明了,購票人數在逐年增加,但是觀演頻率卻越來越低,此外,觀衆年齡越來越年輕了,“現在有18%的觀衆還不到30歲,而疫情前他們所佔的比例是15%,在過去4年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觀衆的平均年齡降低了將近1歲,但是人們購票的時間卻推後了,而且每年大概有一半的觀衆是首次走進劇場,這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因爲獲取觀衆的營銷傳播成本要高於觀衆留存的相關成本,但是我認爲這也帶來了激動人心的新機遇。我們要考慮如何去吸引首次購票的觀衆讓他們以後願意再來,願意一直來我們這裡看演出,成爲長期的觀衆。”

吸引年輕觀衆,並與他們建立深度的鏈接是大家的共識。英國皇家芭蕾歌劇院的辦法是票價給予補貼,“我們主要吸引低年齡的人羣,效果很好。”阿萊克斯·比爾德說,“去年我們有10萬的觀衆是16歲-25歲的羣體,他們大部分買的是主舞臺的劇目,而且他們購票的人數是疫情之前的兩倍多,這些更加年輕的觀衆他們想要看到精采卓絕的演出和非常傑出的體驗,所以我覺得要在他們這個年齡去創造更深度的體驗對於我們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費城交響樂團首席執行官馬思藝也認爲,吸引年輕觀衆成爲了當務之急。“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進一步擴展表演的形式,推出新的方式讓年輕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吸引更多年輕的觀衆,推出新的曲目。可持續發展還意味着我們要廣開大門歡迎觀衆來觀看我們的演出。”

論壇:展望舞臺藝術的技術發展前景

11月2日下午,在由國家大劇院與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共同主辦的“2024臺湖舞美國際論壇”上,海內外舞美名家齊聚,圍繞“美學·聲學·共生”的主題,共同展望精彩紛呈的舞臺藝術的技術發展前景。

國家大劇院副局級院領導兼藝術創作中心主任李勁表示,“在當今舞臺上,舞臺美術已經不再侷限於自身視覺美學的縱向深入,而是與聲音、光影、虛擬技術等多重元素交織融合,使得舞臺成爲一個綜合藝術的載體和空間。在‘美學、聲學、共生’的課題和理念牽引下,我們期待看到更多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期待更多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期待更多傳統文化與新理念、新方法的煥新呈現,期待更多舞臺美術與戲劇內容的相互融合、相互成就。”

中國舞臺美術學會第九屆會長曹林表示,“面對身處二十一世紀的表演空間,多向維度的人類感官系統被進一步調動和整合,對明天的舞美而言,數字背景下的新介質將把視聽元素的敘事功能帶入更高的境界,從而產生其文本含義的多重性。視聽美學的內在關聯與相互影響,總是以某種戲劇形式呈現給觀衆的。因此,本屆論壇還有兩個延伸內容:一是從音樂劇的視覺美學構建出發,研究當下的舞美教育和人才培養;二是站在視聽藝術共生的角度,展望音樂劇與舞臺科技的發展趨勢。”

論壇期間,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舞美行業相關從業者與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專業視角與實踐經驗出發,分享他們對於當前舞美領域新變化的理解與詮釋,併爲未來舞美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向。

俄羅斯導演阿麗娜·切維克,音樂劇製作人、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翔淺,國家話劇院舞美設計、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劉科棟,中國音樂劇協會主席鍾浩進,戲劇導演王曉鷹,德國舞美設計沃爾夫岡·梅納爾迪,北京舞蹈學院舞臺美術系主任任冬生,日本舞美設計鬆井璐彌,場景設計師於海勃,北京舞蹈學院音樂系副系主任肖傑,北京舞蹈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周立新,意大利舞美設計多梅尼科·弗蘭基等衆多專家學者也將結合實踐案例與理論闡釋,分享自身關於舞美行業的寶貴經驗與創新思路。

在11月3日的論壇閉幕式中將形成論壇成果《北京宣言》,共同點亮世界表演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之光。

圖/國家大劇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