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Q4房價 南二都領跌
2024年第四季全臺及六都房價變化
漲了多年的房價去年第四季起,空方氣勢轉強,據吉家網公佈去年第四季季報顯示,六都房價平均季跌1.01%,其中北二都抗跌、南二都領跌,臺南與高雄各大行政區房價幾乎全軍覆沒,凸顯臺積電外溢效應超漲區的房價率先下修,「臺積宅」暫時失靈,臺中沙鹿、臺南新化、高雄岡山、新竹竹北季減幅均逾11%,跌幅高居全臺前四名。
吉家網季報顯示,由於南二都先前房價因超漲幅度較多,去年下半年率先領跌,並蔓延至中臺灣與北臺灣各都,其中臺北市小漲1.95%,新北市微漲0.45%,臺中市小跌0.95%,桃竹跌3.54%,臺南市跌4.32%,高雄市跌5.54%,六大都會區幾乎都有過半行政區房價翻黑,臺南、高雄更是幾乎全數行政區房價走跌。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市場由2020年上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價漲量增的「主升段」,2022年下半年到2023下半年價漲量縮的「末升段」,到去年上半年價量俱增的「甩尾段」,去年下半年價跌量縮進入「反轉階段」。
去年第四季起房市表現量價俱疲,由南臺灣領跌,終止全臺七年多頭走勢,今正式進入巿場反轉初跌段,房市將進入下修階段,各區表現強弱分明,預期全年價格平均下修8%~10%,交易量下探30萬戶。
第四季跌幅較大行政區中,除了臺中沙鹿、臺南新化、高雄岡山、新竹竹北外,桃園大園、臺中豐原亦逾10%。
李同榮認爲,房市降溫,329檔期將不如預期樂觀,不過央行不大可能祭出第八波打房。在房市下修階段,預售投資宜放緩,等待價格明顯下跌至約15%,才能危機入市;預售屋自用者更應留意建商品牌、價格合理、不貪便宜等原則;成屋投資者大臺北地區進可攻退可守,中南部科技廊帶與新興軌道經濟,長線仍可爲;成屋自住者不必觀望,第三季擇優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