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研究生開學典禮:別把論文職稱當學術研究目標
來源:齊魯網
8月21日,清華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在綜合體育館舉行,清華園迎來8000餘名新主人。
據清華大學數據,2019級研究生新生中,碩士生佔比64.8%,博士生佔比35.2%。內地(大陸)學生佔比84.8%,港澳臺學生佔比2.7%,國際學生佔比12.5%。新生年齡跨度40歲以上,在校園中能見到最小的碩士生年僅18歲,最小的博士生年僅17歲。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寄語新生,要追求學術本真,永葆赤子之心,“不要把論文、職稱、學歷、獎項作爲學術研究的目標,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
他表示,學者在學術生涯中往往要面對“獨上高樓”的孤清、“消得人憔悴”的艱苦和“名利最爲浮世重”的侵擾。立志爲學就要超越名利、超越已知、超越自我,不斷提升爲學爲人的境界。
“學者首先要自覺維護學術的尊嚴,維護學術的尊嚴就是維護學者自己的人格尊嚴。”他認爲,做有尊嚴的學者要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嚴謹的治學作風,要在個人的學術生涯中堅持學術標準、遵循學術規範、履行學術責任、嚴守學術道德、捍衛學術倫理。
下附校長講話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8000多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你們在人生最富創造力的階段,懷着學術夢想,相聚在清華這個思想薈萃的學術殿堂。人文學院的唐銘鴻同學因爲參加一次關於少數民族語言的田野調查,發現歷史纔是自己真正的學術志趣,於是她改變專業方向,成爲了一名歷史系的博士生。化學系的談鑫同學,剛剛接觸科研時曾因刷燒杯、看文獻的“枯燥”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但在持續的努力中逐漸加深了對專業的熱愛。來自俄羅斯的瓦列裡·索平(Sopin Valerii)同學從小對數學着迷,他認爲數學是一種哲學、是對現實的洞察,爲了進一步學習現代幾何學他來到了清華。同學們,在今後的一段時光裡,學術將成爲你們多彩青春的主色調。靜謐美麗的清華園是潛心學術的好地方,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在這裡“致知窮理,學古探微”,用勤奮和才華書寫自己的學術篇章。
學術能夠激發人們內心詩意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業。學術是系統的、專門化的高深知識以及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代表着不同時代人類認識世界所達到的高度。求索真理、獲得真知是學者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起點和本心,使命是擔當和責任。特定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一種身份,更體現了一種精神。但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者在學術生涯中往往要面對“獨上高樓”的孤清、“消得人憔悴”的艱苦和“名利最爲浮世重”的侵擾。立志爲學就要超越名利、超越已知、超越自我,不斷提升爲學爲人的境界。
立志爲學就必須追求學術本真,永葆赤子之心。2400多年前,柏拉圖在雅典郊外建立阿加德米學園,希望學生對真理抱有至高的敬意,將熱愛和探究真理作爲人生目標。人類總是對宇宙自然、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充滿好奇和熱情。這種發自內心、毫無雜念的好奇和熱情是學者的赤子之心。1925年,沒有任何學位的陳寅恪先生被聘爲清華國學院教授,因其淵深高超的學術造詣,被清華師生稱爲“教授之教授”。他曾在一首詩中寫到,“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爲人忙。”陳寅恪一生治學不爲名利,不爲取悅他人。同學們,希望你們不要把論文、職稱、學歷、獎項作爲學術研究的目標,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
立志爲學就必須秉持獨立精神,努力追求獨創性。學術重視傳承,但更看重突破和創新。獨創意味着獨立和創造,沒有獨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開創性的成果。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努力“罔羅天下放失舊聞”,廣泛研讀史料,同時“整齊百家雜語”,立志融匯諸子學說並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最終,司馬遷用如椽之筆寫就《史記》,實現了史學與文學的高度統一,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年輕學者要努力豐厚學養、博觀約取,更要努力形成具有獨創性的見解。清華校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認爲,“研究科學最寶貴的精神之一,是創造的精神,是獨立開闢荒原的精神”。正是憑藉着勤奮基礎上的獨創精神,最初只有初中文憑、幫助父親料理雜貨店的華羅庚,成爲了中國多變複變函數論、解析數論、典型羣等多個研究領域的創始人。歷史上的學術大家之所以能夠開創出新的學術領域,就在於其獨特的洞見力和不懈的探索。同學們,希望你們在心力專一、夯實根基的同時,努力擴展學術視野、開闢學術氣象,走出自己的學術道路。
立志爲學就必須維護學術尊嚴,恪守自律精神。學術是艱深的精神活動,對培植理性精神、改進文化觀念、增進人類福祉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現了智慧的崇高地位,蘊含着不容褻瀆的尊嚴。一個文明的社會,理應對學術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敬意。但是,學者首先要自覺維護學術的尊嚴,維護學術的尊嚴就是維護學者自己的人格尊嚴。做有尊嚴的學者還要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嚴謹的治學作風,要在個人的學術生涯中堅持學術標準、遵循學術規範、履行學術責任、嚴守學術道德、捍衛學術倫理。自律精神也是學術共同體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營造良好學術生態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學者“堅守學術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學問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清華校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林家翹先生治學嚴謹,對不公開發表的學術記錄也要進行反覆覈對,連字母的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都要確保無誤。林家翹悉心指導年輕學者開展學術研究,但只要他認爲自己沒有實質性貢獻,就絕不在論文上署名。他的自律精神爲年輕學者樹立了爲學爲人的榜樣。同學們,希望你們自尊自律,追求學術和人格的高度統一,誠篤爲學、行爲世範。
“學術元求志,文章豈爲名。”爲學之志就是不忘學術初心、做有品質的學術,就是不負學術使命、做有擔當的學者。做一名真正的學者,就絕不能陷入求名求利的泥沼。同學們,你們要永葆學術熱忱、勇於獨立創造、珍視學者榮譽,努力推動民族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讓真理之光、智慧之光和道德之光照亮你們未來的人生!
親愛的同學們,清華園純淨盈實的秋日風光正迎接你們的到來,清華園色彩斑斕的學術風景也等待着你們去探尋發現。我相信,美麗的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爲清華園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