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陳祖安/機生蛋,蛋生機
最近許多棒球同好甚至非球友們,紛紛都到臺北大巨蛋打卡。身爲在臺北市立棒球場長大、等待巨蛋誕生三十多年的球迷,卻因對這顆蛋的安檢疑慮未消,遲遲不願入場。不過這只是我個人小小的抵制,棒球賽季四到十月,臺灣天候狀況真的非常需要室內球場,不然夏天是在烤驗球迷忠誠度,雨天則會澆熄鐵粉熱情,更別提惡劣天氣會大大影響球員表現,所以能看到球員在安全的場地打球,觀衆在舒適的環境看球,還是非常感動。
巨蛋因需求而生,且會生出更多商機,對城市而言是很好的投資。此外,發展運動賽事也可以對國家基礎建設做出貢獻,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9「產業創新及基礎建設」,首要項目即爲發展優質、可靠、永續和有彈性的基礎設施,以支持經濟發展和人類福祉。運動場館不見得是重要的基礎建設,但隨之而來的相關措施,都可能達成上述展望。
以即將在2028年舉行的洛杉磯奧運爲例,城市已是第三次主辦奧運,經驗無庸置疑,但是洛城有嚴重的交通問題,如何讓超過百萬的觀衆,順暢地參與賽事,會是最大的挑戰。洛杉磯是我最常造訪的城市,因爲最愛的球員和熱門球隊皆在此,但是從抵達那一刻開始,就要面臨塞車噩夢。洛杉磯國際機場是洛城人最害怕去的地方,車水馬龍不足以形容,逃難戰場比較貼切,如果錯過要接機的對象,再見面已是白頭。整座城市無時無處不塞車,對運動迷來說,因爲多數人不住在市中心,無論是要看場NBA,還是去未來十年因大谷翔平而更受歡迎的道奇球場,提早一、兩個小時出門是基本,若不想半夜纔回到家,最好放棄看第四節絕殺或是九局逆轉秀。真難想像有三百多項賽事同時進行時,會是什麼樣的景況。
不過危機即契機,申辦奧運反爲解決長久問題帶來機會,加州參議員就直言:「我們可利用奧運來進行基礎設施投資,這會使城市未來受益。」市府自賽事得到經費奧援,又因城市擁有多支職業球隊,全民運動風氣成熟,體育場館設施建全,無須再爲奧運蓋新場館,可以將預算全力花在升級大衆交通運輸上。目前機場輕軌連接到Crenshaw區的捷運線已經完工,並結合地鐵、公車和租車公司形成旅客輸送系統,還計劃在市中心鋪建數哩長的自行車道、更多公共運輸專用道,以及輕軌電車。連從拉斯維加斯到南加州的高鐵,也要拚在2028年前通車。這些規畫不僅改善塞車問題,還能大幅減少碳排,是對永續有益的基礎設施。
奧運結束後,建設會留下,受惠的是洛杉磯市民。不知道臺灣雙北申辦2025年世壯會,除了爲了行銷城市、增加觀光效益外,有沒有想到藉此機會,爲雙北市民所需的基礎設施開創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