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荔枝網評:上好“青春必修課”,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原標題:青春華章|荔枝網評:上好“青春必修課”,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特約評論員/劉鑫

聆聽奧運冠軍校友的故事、瞭解古建背後歷史文化、參觀紅色資源教育基地、跟勞模工匠學做科學實驗……近日,全國各地學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入學教育“大思政課”持續涌現、精彩紛呈,從雲端上的交流分享,到場館裡的深度對話,再到行走中的切身體悟,“時代後浪們”在這堂“青春必修課”中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砥礪擔當奮鬥,努力成長爲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樑之才,書寫更加絢麗多彩的青春華章。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爲政之先務。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作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承擔着啓智潤心、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校園,聽得最多的是思政課這一“關鍵課程”、講得最多的是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暖心寄語、殷切囑託,爲“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青少年階段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探索未知領域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速度快,正處於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必須從起跑線、出發處就扣好逐夢前行的“第一粒釦子”,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小小肩膀扛起大大責任,向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向銳意進取、矢志前行。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大思政課”之大,大在是一門社會大課、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善用“大”的資源、匯聚“大”的合力,也要注重方式方法、推動改革創新。在江蘇淮安,新安小學的“小好漢”們走進周恩來紀念館,追尋偉人足跡、感悟奮鬥歷程,推動思政課教育從“書本”走向“實踐”;在重慶沙坪壩小學,學校以本土紅色資源爲載體,引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紅色劇目《小英雄雨來》,在身臨其境、探索體驗中傳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踐證明,只有堅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用好用活理論、歷史、現實、實踐的寶貴素材,開展更加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提供更爲多元化的課程體驗,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方能持續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讓學生聽起來能解渴、學起來有共鳴、品起來增回味。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堪當大任時代新人,根本在教師,關鍵在發揮“大先生”“傳道者”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着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既是期望期盼,也是明確要求。廣大思政課教師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同總書記提出的“六個方面”要求對標對錶,主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大是大非前旗幟鮮明、於風浪考驗時立場堅定,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要更新教學思維、拓寬課堂視野,善於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關鍵、找準重點、闡明規律,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以寬廣的知識視野、深厚的理論功底把道理講透徹、說清楚,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掌握思維方法,行穩致遠“趕考路”。

追夢永無止境,奮鬥正當其時。從“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到“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的鏗鏘誓言,新時代的少年胸懷理想、重任在肩;昂揚奮進的中國,江山壯麗、前程遠大。新徵程上,讓我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優勢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課”,定能把這堂“青春必修課”辦得越來越好。逐夢奔跑的少年們,前行不輟、未來可期!(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