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共力量崛起 港腳成絕響
前沿與流動:重探冷戰的亞際連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50年代右派力量在香港足球界是主流,卻不代表左派力量在足球圈和香港的體育界完全缺席。50年代初,大陸相當歡迎華僑運動員回國代表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國際賽,曾被召募到大陸的香港華人足球員起碼包括羅北和黃兆和,前者在大陸效力廣州隊,後者則在武漢踢球(兩人後來都回到香港)。在其它運動項目,大陸爭取香港好手的工作似乎較有成績,例如後來打破男子蛙泳100米世界紀錄的游泳運動員戚烈雲;乒乓球運動員則有容國團、姜永寧和傅其芳。其中容國團更在195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贏得男單金牌。但與代表臺灣的香港華將可以留港居住不同,代表大陸的香港運動員是長居大陸的。
到60年代中後期,右派在足球圈佔優勢的情況有顯著轉變。簡單來說,親共產黨的力量於60年代在香港足球圈的影響力比之前提升了,其中在1959年首度亮相香港甲組的愉園就是一支左派力量支持的球隊。而與中共關係友好的商人霍英東本身熱愛足球,早在50年代就已成立「有榮」小球隊,網羅姚卓然等五星上將踢小型足球。1965年,愉園以「同章」隊的名義到訪大陸,據當年隨隊出賽的中華民國國腳黃文偉透露,同章隊之行是有霍英東支持的。而在同一年,霍英東開始支持另一支甲組球隊:東昇。根據當時足總的章則,在重要決策機關執委會中,每一支甲組球隊都有一票投票權,所以愉園和東昇在60年代能一度在甲組站穩陣腳,一方面能將部分華人好手收歸旗下,也使代表左派的立場在足總體制內有比過往更大的影響力。與此同時,香港球圈內的一些洋人,對於臺灣長期徵召香港華將感到不滿,在洋人和親共力量的策略性聯盟下,香港足總開始阻撓臺灣在港徵召球員。其中最爲戲劇性的一次,是足總執委會拒絕批准參加香港聯賽的球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966年的曼谷亞運會足球賽,以致十三位球員只能冒着被足總罰停賽的危險赴曼谷參賽。雖然最後在國際足協的介入下,這十三位國腳沒有被罰停賽,但足總執委會既已能否決香港華將赴泰參賽,反映出親國民黨力量在60年代中於香港足球圈的影響力,已沒有50年代那麼強大。儘管暫時沒有充分證據說明足總執委會的洋人執委之所以與左派力量聯合,與港英政府的取態有直接關係,但洋委和左派組成策略性聯盟以壓制右派,也體現着冷戰期間港英政府要平衡各派力量的政策。
到1968年香港足球職業化後,由於奧運會和亞運會仍然堅持只有業餘運動員纔可參賽的規定,香港的好手已不可能再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運會或者是亞運會。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由臺北轉到北京手中,翌年馬來西亞就沒有再邀請中華民國參加默迪卡杯。到1974年亞洲足協通過接納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爲會員,臺灣的中華民國只能改爲參加大洋洲區賽事,香港華人足球員代表中華民國參賽的時代正式結束。(三之二;摘自《前沿與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