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猛增 新勢力已崛起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爲64GWh,較2019年增長了2.9%。儘管增幅較小,但如果考慮到2020年年初疫情影響,仍可以看出2020年下半年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明顯回暖並保持較高增長。

從配套車型來看,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裝機量約爲48.02GWh,較2019年增長了13.8%;新能源客車裝機量爲11.98GWh,較2019年下降了17.8%;新能源專用車爲4.01GWh,較2019年下降了25.8%。

相較2019年,2020年中國市場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一升兩降”的背後,反映出隨着動力電池技術不斷成熟、成本持續下降,新能源乘用車真正成爲市場驅動的主力,政策逐漸迴歸到引導、監管、規範和支持的角色。

另外,從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專用車的產量也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爲129.64萬輛(合格證數據),較2019年增長了10.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量較2019年增長了14.5%,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則分別下滑了24.1%和10.6%。

從市場佔比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佔比高達90.28%;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市場佔比分別爲4.67%和5.05%。後兩者市場佔比已不足10%,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長勢頭則非常強勁。

01

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亞迪領跑

回顧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幾款明星車型在中國市場可謂春風得意。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Model 3、比亞迪王朝系列、榮威系列、歐拉貓系列、廣汽Aion系列搶盡了風頭。得益於上述熱銷車型的帶動,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特斯拉(上海)、上汽集團、長城汽車5家企業分列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第1-5名。

數據顯示,2020年乘用車市場產銷量排名變化還是蠻大的。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排名前5的企業分別爲比亞迪、北汽、上汽集團、江淮汽車和上汽通用五菱。但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憑藉宏光MINI EV低端車輕鬆在下半年實現逆襲,而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量產,也直接讓其排名穩居第3(上半年曾一直處在第1位置),另外,其對比亞迪的衝擊和威脅也顯而易見。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乘用車和一汽大衆在2020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廣汽乘用車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爲54553輛,較2019年增長了48.6%;一汽大衆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爲38069輛,較2019年增長212.9%。

上述車企乘用車相關車型產量的飆升,也帶動了相關配套電池企業裝機量的猛增。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車型的配套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瑞浦能源、力神電池、星恆電源、鵬輝能源等多家電池供應商;特斯拉(上海)電池供應商主要爲LG新能源和寧德時代;比亞迪電池則主要靠比亞迪控股旗下的弗迪電池;廣汽乘用車搭載的動力電池則主要來自中航鋰電等客戶。

受益於熱銷車型產量的快速增長,寧德時代、弗迪電池、LG新能源、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分別位列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第1-5名。

此外,瑞浦能源、星恆電源憑藉供貨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2020年在乘用車市場裝機量也明顯大增;塔菲爾2020年在乘用車市場裝機量也增長了83.3%;蜂巢能源2020年在乘用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也達到472.85MWh,產品主要供應長城汽車。

02

造車新勢力產量增幅較大

在乘用車領域還有一個現象頗爲值得關注。造車新勢力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影響力開始逐漸顯現。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僅這5家造車新勢力,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就超過15萬輛,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佔比已達13.1%,已經是乘用車市場非常強勁的一支力量。

同時,新勢力在車型、智能化設計、新技術應用方面也敢於嚐鮮,多數造車新勢力擁有互聯網基因,在車型設計上大膽使用自動駕駛、智能化軟件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關注也相對較高。2020年造車新勢力的整體產量增幅遠高於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整體增幅水平,且更遠高於多數乘用車車企。

值得注意的是,造車新勢力的快速崛起,對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從目前配套電池企業來看,目前蔚來汽車的電池由寧德時代獨供,理想汽車供應商爲寧德時代、比亞迪(已進入公告目錄),小鵬汽車主要爲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威馬汽車、合衆新能源電池供應商相對較爲分散。

事實上,目前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等都在打造類似於造車新勢力的獨立品牌,迎合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大潮,並與國內外車企競爭。如上汽集團聯手阿里巴巴、寧德時代推出智己汽車,廣汽將廣汽Aion 獨立出來。預計,打着新品牌、新技術的電動化車企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競爭,而這也將利好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因而,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更爲可期。

撰稿丨數據有鋰

來源丨電池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