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良藥就在你身邊——養脾最妙的藥

如果從人體受益最大的角度來說,我建議大家經常用大米煮粥喝,因爲它最容易被腸胃吸收,比世界上任何保養脾的藥都好。

主食,對於人體,真是太重要了。千百年來,少量的菜餚,大量的米、面、玉米等主食,讓我們的祖先們生生不息。

在人類長期食用的主食之中,大米可謂功德無量,脾腎不好的朋友要多以大米作主食。

一般來說植水稻的土地多爲黑土類,按照易理來看,黑土地恰得先天坤土之氣,同時,水稻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又得坎水之精,所以大米同時具備坤土和坎水的精華。

而在人體之中,脾屬坤,腎屬坎,故而大米補脾益腎的效果特別好,而脾腎不好的朋友要經常以之爲主食。

日常生活中,大米有多種做法,如果從人體受益最大的角度來說,我建議大家經常用大米煮粥喝,因爲它最容易被腸胃吸收,比世界上任何保養脾的藥都好。

粥,李時珍對它的解釋是:“粥”字像米在鍋裡的樣子,“煮米爲糜,使糜爛也,粥濁與糜,育育然也”。也就是說,將米在鍋裡煮至糜爛即成了粥。

大米粥的做法很簡單:大米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改爲小火,再繼續煮30~45分鐘後關火,香噴噴的大米粥就好了。

煮大米粥時要記得把水一次加足,一次煮好,中間不要再添加水,這樣煮出的粥才能夠香醇滑嫩,美味可口。

粥,自古以來就是養生大家的首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幾位名家對粥養生、療病功用的敘述。

北宋詩人張耒曾作《粥記》:“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爲飲食之妙訣。”

妙齊和尚也說:山中的和尚們每天黎明的時候都要喝粥,如果不吃的話,就會一整天覺得臟腑燥涸,身體不舒服,因爲粥可以宣暢胃氣,滋生津液。

所以說養生求安樂,也不是多麼難的事,只要在飲食上多加註意,儘量每天吃些粥就可以了。

南宋大詩人陸游有一首著名的《食粥》詩: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宛丘”就是上面提到的詩人張耒,在陸游看來,吃粥就是一個延年益壽的好方法,而且又十分簡單,何樂而不爲呢?

吃粥,就不會得胃病

我的父母很喜歡吃粥,每天早晚都要熬粥吃,所以,我們一家沒有一個得胃病的。我老家的鄰居,飲食習慣差不多都是這樣,我也很少聽說他們誰有胃病。

曾經有一個慢性胃病患者,多年求醫無效,聽從我的建議後,改爲每天吃兩頓粥來調養,只堅持了一年,胃病就徹底好了。

大米粥治受寒感冒最見效

中醫常用的治療感冒的方子,有生薑紅棗湯、麻黃桂枝湯、桂枝二陳湯等,這些方子雖然也有效果,但是苦藥畢竟難喝。

其實,如果是受寒之後的普通感冒,可以用特製的米粥來催汗,效果十分好。

具體制作方法是:取少量大米(米不必多,粥稍稍稀些爲好),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加入兩片生薑、一根小蔥(不去鬚根)、10粒豆豉;可以單加10粒豆豉;也可以什麼也不加,只用米煮粥。

粥好之後趁熱喝下,再捂上被子睡一會兒,讓身體自然出汗。

這樣,體內的寒涼就被排出去了,感冒也會隨之消除,平時煮米粥的時候,還可加各種雜糧、蔬菜。

如大米可以和蓮子、百合、紅棗一起煮粥,可以加各種豆類食品煮粥,還可以加進各種切碎的蔬菜、肉類等同煮,都是營養美味兩相宜的,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變換出無數的花樣來。

清代養生家曹慈山有一首《粥療歌》,這裡摘錄下來供大家煮粥時參考: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

若要皮膚好,大米煮紅棗。

氣短體虛弱,粥里加山藥。

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清退高熱症,煮粥加蘆根。

血壓高頭昏,胡蘿蔔粥靈。

防治腳氣病,米糖煮粥飲。

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燉。

頭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

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

請大家記住,粥最好是吃新鮮的,這樣味道纔好,營養才足。如果是把剩粥熱後再吃,補養效果就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