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二十週年名作回憶錄:SQUARE篇(上)

行星格鬥No.1

本站遊戲頻道獨家特輯,轉載請保留此行並註明出處

11月22日的土星誕辰,我們以《世嘉土星20週年名作回憶錄》和大家一同回顧了功敗垂成的世嘉土星。緊接着又到了PlayStation20週年,大家期待已久的32X主機大戰的勝利者——PS終於登場了。

儘管大家都認同土星是一臺出色的主機,但它的敗北可以說一點也不冤枉。SONY出色的商業謀略令PS從一屆新參短短一年間蛻變爲一個可怖的怪物。在PS海量大作的密集轟炸之下,換成任何對手恐怕也只有敗北一途。

而SONY之所以能順利完成“一切遊戲在這裡集結”的偉大戰略,其中的頭號功臣,自然就是令《FF7》轉投PS,徹底改變業界風向,引發第三方大叛逃事件的始作俑者——SQUARE。

帶着對老東家任天堂怨憤之情和對新東家SONY的知遇之恩,SQUARE一展長才,在PS平臺上有如怒濤般推出了足足52款遊戲!52,不僅僅是SQUARE的單部主機作品數目之冠,論單品素質與出牌的密度,也是其他競爭者萬萬難以項背的。

不難看出,幫助PlayStation登上王者之位的時期,也正是SQUARE公司事業巔峰期社內人才遍地,天賦四處開花技術領先世界,精品大作不斷——儼然是那個時代日本遊戲業的第三方領軍人物。如果不是因爲事業上升過於順利而導致得意忘形,以致《FF大電影》徹底玩脫。才華橫溢的SQUARE會否墮落成如今的“冷飯大戶”“手遊大廠”?猶未可知。

今天,我們就主要聊聊SQUARE的PS遊戲名作,順便迴帶一下SQUARE那段曾經的輝煌。

PS20週年名作回憶錄:SQUARE篇——始動!

行星格鬥No.1

行星格鬥No.1(TOBAL No.1)

首先回顧這款1996年的格鬥遊戲,並非因它是什麼驚世名作,而在於其對遊戲界的重大意義:《TOBAL No.1》是SQUARE的第一款PS作品,並且是SQUARE作品首次登陸任天堂主機之外的平臺。它不僅是“正式投敵”的SQUARE與老東家任天堂訣別的標誌,並且意味着SQUARE帶頭做出討伐舊主的先鋒表率

要知道,SQUARE先後侍奉任天堂FC-GB-SFC三代主機,陪伴了任天堂整個發展壯大的過程,爲任氏帝國做出莫大的貢獻。用他們日本戰國大名的概念來形容,SQUARE絕對是任天堂的“譜代家老”——重臣中的重臣。而SQUARE此舉“下克上”,頓時帶動了那個“遊戲戰國時代”改朝換代的風向,令猶豫觀望中的第三方廠商們堅定了站隊的決心,紛紛倒向PS。而隨後出馬的《FF7》,纔是在此基礎上發出的決定性一擊。

說了這麼多遊戲本身以外的意義,倒也不意味着《TOBAL No.1》就是款平庸之作——那個年代的SQUARE可沒有庸作。《TOBAL No.1》正是代表了SQUARE進軍3D格鬥遊戲這一熱門類型的野心。除了砸錢找來“銷量的保證”——鳥山明大師擔任人設外,擔任製作人的石井精一來頭同樣不簡單,他是參與過《VR戰士》和《鐵拳》兩方系列製作的重要STAFF(PS2初期殺手級軟件《保鏢》亦出自其手),陣容可說頗爲豪華。

《TOBAL No.1》不僅搭載了當時一切FTG受歡迎的要素,還首創360度全方向全空間自由移動系統,因此打起來很有些《龍珠》的味道。SQUARE還發揮其強項,爲這款FTG別出心裁加入了“任務模式”,玩起來則是迷宮探索型動作遊戲(如今被《鐵拳》等作品繼承發揚)。更難能可貴的是,本作高水準畫面表現力對比同期的《VR戰士》《鐵拳》有過之無不及,而普遍令玩家厭煩的讀盤時間卻被壓縮到了極短——“技術的SQUARE”當之無愧。

論及《TOBAL No.1》最大的賣點,恐怕還是要數與其本體同捆發售的《FF7》體驗版。但作爲一個全新的Title,作爲SQUARE的首次嘗試,66萬的銷量亦足以令其在格鬥遊戲史上留名了。

TOBAL系列在PS共發售兩作(續作《TOBALNo.2》1997年發售,各方面大幅進化),其遊戲設計精髓的繼承可在SQUARE後期作品諸如《神域擂臺》、《保鏢》中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