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雨遮迷思 主 +陽面積大才划算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

雨遮不登記新制已經在2018年1月1日上路,新制建物可以登記的面積縮水,同樣一間的房子因爲新舊制的不同,即時相同的室內使用面積,但公設比可能增加2~3個百分點,而公設比又是民衆購屋時重要的參考指標,加上市場上目前的預售個案,仍以雨遮可登記的舊制居多,下半年雨遮不登記的案子纔會越來越多,爲了避免困擾,建議民衆可以多參考「主+陽」的面積來參考比價。

雖然雨遮不登記後公設比將拉高,但實際上不是登記的公設面積增加,而是可登記的面積變小,對於消費者而言還是買到同樣使用面積的房子,以權狀面積35坪的房子爲例,雨遮約佔6%,少了2.1坪的雨遮可登記,公設比從33%拉高到35%,但實際上使用到的面積還是一樣大,但對於消費者要理解與接受可能要一段時間。

不過目前市面上仍是以舊照的案子居多,還有些案子訴求雨遮不計價,但仍可登記雨遮面積,讓消費者有賺到的感受,但下半年新制雨遮不登記的案子增加後,想要購買預售案的民衆,可能會發現新舊案推案並陳的狀況,光要搞懂公設比可能就要花上許多時間。

建議民衆可以多參考「得房率」或「主+陽」的方式,例如有仲介業者就提供「主建物+陽臺」的面積,一樣1000萬元的房子,當然買到「主建物+陽臺」面積愈大愈爲划算,不過仍得考量地段、屋況、屋齡等外在條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