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侯友宜「兩岸避戰方案」系列一:以積極的務實主義因應挑戰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於訪美時,另以「臺灣的中間路線: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兩岸避戰方案」爲題投書外媒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期刊》,引發政壇關注。侯強調,臺灣「身爲印太區域負責任的一份子」,會以積極的務實主義來因應外部的情勢與內部挑戰。前立委郭正亮也特別點出,侯投書的《外交事務期刊》爲美國外交圈的權威媒體,相較於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我覺得國民黨的幕僚,顯然就比民進黨要高明!」
2024總統大選腳步接近,關鍵議題即爲兩岸外交。侯友宜日前於訪美期間投書外媒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期刊》,暢談其國防外交及兩岸政策,是侯非常重要的論述;但當時正逢國內爆發進口蛋爭議,相關內容可能未受到應有關注,或僅有片段呈現,《中時新聞網》經整理後採系列形式報導,讓國人深入瞭解其重點內容有哪些。今爲系列一。
侯友宜在投書中開宗明義指出,臺灣一向以經濟發展、民主成就、高科技產業、及活躍的公民社會爲世界所稱許,但外國媒體近年則以較爲擔憂的方式提及臺灣,臺灣或將成爲世界大戰的下一個引爆點、甚至如經濟學人雜誌提到臺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他認爲,北京日益增加的在言詞及行動上的強勢作爲,加上兩岸間欠缺溝通管道緩解緊張,確實都使得許多人擔心臺灣海峽的平衡將處於危險狀態。與此同時,臺灣也面臨內部挑戰,如經濟轉型、少子化、能源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
因此,侯友宜強調,身爲印太區域負責任的一份子,在他的領導下,臺灣會以積極的務實主義(proactive pragmatism)來因應外部的情勢與內部的挑戰。他明確表態,強健的軍事能力有助嚇阻攻擊並降低臺海戰爭的可能性;但同時和平也需要透過對話,他會在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的前提下與北京進行建設性的互動。這樣的接觸有助於降低風險。侯友宜直言,世界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莽撞行事,而臺灣也會避免採取極端政策,承諾將與印太地區的夥伴們一起建構一個和平又穩定、有利於發展的未來,這就是臺灣的願景。
對於侯友宜投書《外交事務期刊》,郭正亮日前在網路節目中分析,相較於賴清德先前投書《華爾街日報》,其爲共和黨的報紙,而《外交事務季刊》則是美國整個外交圈公認最權威的雜誌,而且現在董事長偏執政的民主黨,並直言「我覺得國民黨的幕僚,顯然就比民進黨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