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曉得伐?大陸開年大熱劇《繁花》拍出這些上海腔調
大陸開年大熱劇《繁花》拍出這些上海腔調,儂曉得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9日報導,今晚,中國大陸開年大熱劇《繁花》就要迎來大結局。作爲近年難得一見的方言電視劇,《繁花》圍繞主人公阿寶講述了上世紀 90 年代上海生意場上的故事,在還沒開播時就因爲導演王家衛、演員胡歌和原着小說收穫了不少關注。開播後更是持續掀起「繁花效應」,黃河路成網紅打卡地、和平飯店推定製套餐。
報導稱,一時之間,《繁花》成爲了新的「社交貨幣」。檢索《繁花》開播以來相關 148 條微博熱搜數據,發現除了討論劇情、演技外,這部劇還帶紅了諸多與上海有關的話題——有人因它學起了上海話,有人考究上了上海的街道、建築,有人研究起劇裡商戰的原型,更多人饞上了劇中的美食,十分想嚐嚐排骨年糕、寶總泡飯,比如有熱搜提到「汪小姐吃的排骨年糕外賣量暴漲 200%」。
可以發現,電視劇《繁花》通過方言用語、街道建築和時代片段帶出了十分豐富的上海記憶,可以一一拆解走進王家衛鏡頭下重塑的 20 世紀 90 年代上海。
《繁花》裡的滬語和造景,「來塞哇」?
電視劇《繁花》對上海的還原,最真實的,首先就是演員的上海話。
這部劇啓用的演員基本是能說地道滬語的上海人,比如飾演阿寶的胡歌出生於 1982 年徐彙區的小弄堂,扮演汪小姐的唐嫣從小生活在上海黃浦區。
電視劇《繁花》也是繼電影《愛情神話》之後,又一次讓滬語出了圈——不少人揚言看《繁花》一定要看滬語版,而且上海話「不響」還上了微博熱搜。這個詞也是金宇澄原着小說中出現最多的方言,共有 1000 多次,其大意是不說話、沉默。按照金宇澄的解釋,這是他對心理描寫的廢除,不願再去交代味同嚼蠟的「那種前思後想」。
放到具體語境中,滬語「不響」的含義難以完全用普通話來解讀。在劇中,阿寶爲「不響」的使用提供了一個示例,他提到「做生意要先學會兩個字,不響。不該講的、講不清楚的、沒想好的、沒把握的、爲難自己和爲難別人的事情都不響」。
另外,上海話一大特色就是有許多擬聲詞,比如「哇啦哇啦」「蓬拆拆」,前者的意思是吵吵嚷嚷,後者的含義是跳交誼舞,通過擬聲來直接了當地表達意思。劇中,黃河路飯店金美林的女老闆盧美琳就衝着對手喊道:「對着我哇啦哇啦」。
除了上海話之外,《繁花》的造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重現了當時上海的繁華街道——「滬上美食街」黃河路和「中華第一街」南京路。
據《繁花》對外的宣傳,劇中的黃河路是 1:1 復刻了上海當年的黃河路。
雖然也有人質疑電視劇營造的上海過於繁華奢靡,但有不少人在社交平臺上放出自家的老照片,稱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確實如此。
比如網友 @SherryDaily 在小紅書平臺上發佈了 1998 年的黃河路照片。
而導演王家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對觀衆的疑問作出解釋:「也許觀衆在看我們的劇的時候,會認爲某些場面太過繁華,那是因爲我們要還原的是當時人、當時的感受。」
除了黃河路、南京路等街道,劇中還出現了許多上海的知名飯店,比如阿寶和爺叔居住地是上海老牌五星酒店和平飯店、李李經營的飯店原型是開業於 90 年代的本幫菜老店苔聖園。
如今,上海盛行的 City walk 又增加了一條《繁花》新路線。
《繁花》背後的繁華:緣自股票與外貿。如果說方言、造景是《繁花》的「血肉」,那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金融往事就是這部劇的「骨骼」。
小說中的阿寶專注做外貿,而電視劇版的阿寶搖身一變,成了「左手做外貿、右手炒股票」的寶總。對於這種改編,王家衛解釋說,「我們可能沒有能力還原足本《繁花》,但可以給出原着裡看不到的上海阿寶。」
1984 年 11 月,大陸發行了中共建政後第一檔股票,而劇中的阿寶在 1987 年結識了人脈多、見識廣的爺叔,在爺叔的指導下通過買賣股票至少賺了 5 萬元(人民幣,下同),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後,在上世紀 90 年代上海股票市場上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時代片段,也在劇中接連上演。1990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並開業;1992 年,上海發行新股認購證。據一篇發表在中國股票博物館的文章顯示,當時如果花 3000 元買入 100 份新股認購證,再用幾萬元作爲認購股票款,滾動操作大概可賺 50 萬元。
劇中,阿寶就在爺叔指導下買入大量新股認購證,並在四個月後升值 160 倍,成功進入大戶行列。此外,《繁花》商戰高潮「寶瀛大戰」的原型還來源於真實事件「寶延大戰」—— 1993 年,深圳寶安集團通過二級市場舉牌上海延中實業,打響了新中國上市公司收購兼併第一槍。
而《繁花》的出圈,使得劇中的「寶瀛大戰」還影響到現實中的股票市場,在阿寶、李李和強慕傑的三人博弈中,寶總根據多路線索判定代碼尾號「601」「603」的股票是強慕傑的目標。據 AI 財經社,這一劇情使得現實中代碼尾號同爲「601」「603」的部分股票出現短暫上漲的情況。有專家稱投資者應避免盲目投資繁花概念股。
相比起炒股,阿寶的外貿生意是一項更長期的投資。
在劇中,阿寶生意場上的重要一戰就是幫助服飾公司上市,而成功的背後是爺叔打出了一張「企業社會責任」王牌——將服飾公司上市與解決職工下崗、產業升級相掛鉤。
對此,有網友評論道:「所以看的不是電視劇,而是改革開放的大潮」。
可以發現,《繁花》在王家衛的鏡頭下延伸出許多可以反覆琢磨的細節,無論是滬語表達、上海建築地標、飲食甚至是劇中的視聽語言,都使得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成爲一個更加具體可感的存在——「1992年的上海,霓虹養眼,萬花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