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成一股繩 合力解民憂——天津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

天津市東麗區萬新街道萬隆社區,一間不大的社區警務室整潔明亮,桌子上擺着調解員、社區民警、律師三塊牌子。民警平亞楠剛接到了羣衆送來的一面錦旗,上面赫然印着“耐心爲民 警士楷模”幾個大字。“要不是平警官幫我,心結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打開。”因平亞楠成功化解了一起鄰里糾紛,社區居民對他滿是感激。

作爲天津市公安局東麗分局萬新派出所民警,從警27年,平亞楠一直致力調解工作,擅平急難事、調解千家愁,成爲羣衆心中的“平管家”。東麗區成立“亞楠調解室”,成功化解糾紛千餘起,化解率達98%以上。“我們以亞楠調解室爲樣本,建成首批12個試點調解室,實現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資源在基層匯聚,讓矛盾糾紛一站管、一站清。”東麗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李長凱說。

“亞楠調解室”是天津市推進“三所聯動”“三室聯建”工作機制的生動寫照。成立品牌調解室、做強行專調解組織;打通數據壁壘、構建熱線聯盟;政法力量下沉、服務幫助基層……今年以來,天津推進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聯動”,基層警務室、調解室、法律服務室“三室聯建”,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走出了一條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新路徑。

說事拉理,人民調解心存一杆“公平秤”

“以後遇見事兒,咱就到這兒來評理!”因一起物業糾紛,家住天津市寶坻區寶平街道的張先生髮現,時常路過的街道“多元解紛中心”竟然能給大夥兒“評理兒、平事兒”。

前不久,張先生的車子停在小區空地上,被脫落的公共排水管砸中,車子受損嚴重。跟物業溝通後,雙方就維修、賠償費遲遲達不成一致,由此結下了“樑子”。張先生報了警,也去了法院,但始終解不開“死扣兒”。直到社區黨支部書記帶着他來到街道“多元解紛中心”,這件煩心事才迎來了轉機。

“瞭解到這個棘手問題後,街道多元解紛中心及時啓動‘三所聯動’機制,第一時間介入。”寶平街道黨工委書記孫冰說,由於街道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都設在了多元解紛中心,區法院、檢察院派員入駐,“三所”不僅在物理上連接,也在工作上無縫聯動,讓解紛加速完成。派出所民警將物業代表叫到了現場,律師向物業代表釋法,司法所開展背靠背調解,法官同雙方說明利害關係,最終張先生得到了賠償。

從開始爭執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到最後握手和解,津沽大地正在實踐的“三所聯動”“三室聯建”爲何能有效、高效化解矛盾?“我們通過部門聯動、聯建,築牢了人民調解的第一道防線。”天津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處長蔣璇子道出了緣由,部門聯動讓羣衆有矛盾敲得開門、說得上話、解得開扣,服務羣衆距離近一步,效果就好一分。

依託“三所聯動”“三室聯建”,天津各區因地制宜開展人民調解工作。打造一個品牌,讓基層羣衆願意來,信得過。“亞楠調解室”就是典型。“之前有人不交錢也能停車,今年我們也不交了!”“都不交管理費,我們的工作也沒法做!”不久前,困擾東麗區軍糧城街道居民劉先生多年的一起物業糾紛在“亞楠調解室”得到了解決。

“遇上羣衆反映的疑難問題,在保證公平的基礎上,把握矛盾糾紛化解的法律依據,依法依規調解,才能讓當事人心服口服。”平亞楠直言,調解工作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公心。

不僅如此,爲應對當前日益增加的醫療、信訪、物業等糾紛,天津市還建立了500餘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走進天津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辦公樓,過道的牆上掛滿了錦旗,錦旗上的每一個燙金大字都講述着這裡發生過的人情冷暖。早上9點剛過,這座歐式二層小樓裡,預約而來的醫患雙方坐滿了調解室,工作人員身着制服、佩戴工牌耐心地傾聽,細緻地分析,公正地調解。

“我們始終堅持依法、科學、爲民的調解理念,公平、公正、公開地調解每一起糾紛案件。”天津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黨支部書記陳金明說,自2009年成立以來,天津市醫調委共接待諮詢醫療糾紛案件3.2萬餘件,受理糾紛近萬件,調解成功率15年平均88.9%,成爲天津市醫療糾紛調解的主渠道。“絕大多數醫療糾紛都願意來這裡調解,甭管成不成,至少可以穩定糾紛雙方情緒,把矛盾引入法律解決渠道。”

讓羣衆“話有地方說,難有地方問,苦有地方訴,事有地方解”。截至目前,天津全市249個街鄉鎮均已實現“三所聯動”平臺合力解紛機制運轉,5473個社區村實現了“三室聯建”;涌現出南開區老鄭調解工作室、津南區金彪調解工作室、河東區曉嫺調解工作室等60餘個特色調解品牌;500餘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活躍在一線,構築了一道堅實的人民調解防線。

一組數據振奮人心。今年以來,天津市實現訴前調解成功數共14.64萬件,同比上升72.92%。“‘三所聯動’‘三室聯建’融合聯動機制運轉完善後,大大提升了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天津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王紅衛說。

喚醒數據,讓羣衆訴求“摸得着門,找得着道”

走進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巨大的屏幕上實時閃動着民生服務信息;大屏下,電話鈴聲、鼠標點擊聲、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幾十位民輔警端坐在電腦前各司其職。

這裡是天津公安民生服務平臺的後臺。依託大數據資源能力建設,民生服務平臺面向基層羣衆和民警,集合了業務辦理、訴求反饋等多重服務功能,實現公衆信息及時送達、民情民意及時收集、羣衆訴求及時迴應、業務申請及時辦結。

“這既是一個服務平臺,也是一個‘智慧大腦’。”天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政務服務處處長楊倫濤說,平臺匯聚了來自基層一線的多方面信息,努力實現“治未病”的目標。

噪音擾民問題經常引發惡性案件,該平臺對這類問題進行常態化分析研判,主動進行治理。前不久,天津市河北區一位居民多次通過政務服務熱線投訴鄰居整晚發出不明聲響,影響其休息。民生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分析發現,該市民高頻率投訴、且語言混亂,經過研判可能存在其他原因,隨即將情況推送至社區民警。

接到平臺推送的情況後,社區民警立刻會同網格員實地核查,發現投訴人疑似存在幻聽問題。民警和社區網格員隨即引導他及時就醫。在該市民幻聽症狀緩解後,投訴相關情況未再發生。

“過去數據是‘沉睡’的,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資源缺乏有序整合和有效流通,難以發揮作用。”天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現在通過平臺匯聚各類信息研判發現問題,及時推送到社區民警,再結合跟蹤、走訪,實現問題從“被動處置”到“主動解決”,從民警“單方處置”到社區“多方介入”。

一條數據,牽動一個線索;一個電話,就能聯動全局。天津市政法部門不僅搭建平臺匯聚大數據力量,還通過打通服務熱線,提升對基層問題的應急響應和解決能力。

“我們在工作調研中發現,當前各個領域、各個部門的各類熱線電話繁多,羣衆對各類熱線的功能不可能掌握那麼細,也就是說撥打哪部熱線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羣衆有時候是拿不準的。”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楊建全說。

今年6月,在天津市委政法委牽頭主導下,天津啓動運行“熱線聯盟”,110報警電話、12345便民服務熱線、12333人社服務熱線、12393醫保服務熱線等10條熱線,羣衆只要撥打其中一條,無需掛斷電話再次撥打,即可直接轉接到其訴求事項所涉及的熱線。

一個“熱線聯盟”,將羣衆的各類訴求應收盡收,也讓政法部門增加了延伸至各行業領域的“信息觸角”。

“‘熱線聯盟’開通當天凌晨,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便轉來一條線索,有一個學生有輕生念頭,但是他們不知道具體位置在哪,無法進一步干預。”天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處110科科長韓冰說,公安部門接到線索後,迅速組織排查,很快找到了這個學生,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據統計,今年6月1日啓動以來,“熱線聯盟”轉接熱線近24萬條,解答羣衆諮詢20餘萬件,聯動處置緊急事項550餘起,基層派出所、街道社區獲取轄區治安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多元,重大案件多部門協同處置,更加便捷、快速、高效地迴應百姓訴求。

幹部下沉,啃一啃基層的“硬骨頭”

“7月4日,到社區報到”“7月22日協調區檢察院開展‘小小檢察官’體驗活動”“8月9日,參與三戒里社區糾紛調解”……翻開天津市河北區委政法委綜治指導科科長李俊傑的“下沉日記”,上面一頁接一頁清晰地記錄着3個月來下沉社區工作的點滴。

“到基層蹲點後發現,許多羣衆遇到難題想要找部門解決時,經常摸不着門,找不着道。”李俊傑感慨道,通過到一線掛名、露臉,與羣衆面對面交流,可以有效引導羣衆選擇合理途徑化解矛盾糾紛。

李俊傑是天津市衆多下沉政法幹部中的一員。處級幹部向街道下沉、科級幹部向社區下沉,專業法治力量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有助於補齊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的短板。

“沉到一線去,就是要爲基層賦能,爲羣衆解憂。”河北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孫介華說,今年6月,河北區吹響了政法幹警下沉一線的號角。一些幹部到一線後親身瞭解社區需求,積極發現問題癥結,精準協調解決。

河北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陳萍下沉到該區新開河街道時發現,社區內有一堵圍牆年久失修,老百姓經常出入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於是,她立足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主動聯繫有關部門協同履職,及時將圍牆拆除,消除了安全風險,得到基層羣衆的一致認可。

幹部主動下沉才能發現問題,依託專業力量方能破解難題。

退休政法幹部鄭宗瑤年過七旬,依然活躍在化解基層矛盾的前線。自天津市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的9年時間裡,他幾乎每天都雷打不動,準時出現在辦公室。

在鄭宗瑤座椅的後邊,是一層疊一層的錦旗。“我們是一個團隊,7個人裡有6個是退下來的幹部,原來長期從事法律和羣衆工作,幹調解工作得心應手。”鄭宗瑤頗爲自豪地說,徵地拆遷、勞動爭議、經營糾紛等敏感性、對抗性強的糾紛,他和團隊“啃”下不少“硬骨頭”。

今年,一個延宕了10多年的醫療糾紛案,從信訪部門導入鄭宗瑤手中,他和團隊經過5個月的調查、走訪、分析、調解,讓案件成功化解,最終息訴罷訪。

“退休政法幹部下沉到人民調解組織,充分運用豐富的工作經驗、突出的專業優勢和羣衆認可的方式說理調事、化解矛盾,有效提升了調解的效率。”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長袁紅麗說。

截至目前,天津市政法機關組織3200餘名在職政法幹警、228名退休幹部,積極參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楊建全說,許多幹部下沉到基層後,參加街道“三所聯動”平臺、社區“三室聯建”平臺建設,爲基層在預防和解決矛盾糾紛方面提供了專業的支持,切實提升了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我們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爲長遠之計、固本之策,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不斷夯實基層基礎,真正做到保民安、護民利、解民憂。”王紅衛說。

文/記者 邵香雲 黃江林 王寧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