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點」海葬300太空船! 地球最偏遠的太空殘骸墳場
▲尼莫點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海域。(圖/翻攝自Google Earth)
南太平洋海面上有一個名叫「尼莫點」(Point Nemo)的「海上墳場」,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極點,各國太空機構會在太空設備退役後,特別安排讓設備墜落在這片海域,避免對人類造成危害。中國大陸首座太空站天宮一號原本也會被引導到這裡,但由於現在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可能不會按原計劃埋葬在這片荒涼海域。
綜合外媒報導,尼莫點是以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的作品《海底兩萬裡》中的角色尼莫船長命名,而尼莫(Nemo)一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即爲「無人」。
尼莫點的正式名稱叫「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地點。尼莫點距離北方的皮特肯羣島(Pitcairn Islands)、西北方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s)和南方的馬厄島(Maher Island)均有2688公里遠,除了船隻以外,距離這個點最近的人類是身在地球上空400公里的太空站人員。
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太空碎片專家雷曼斯(Stijn Lemmens)表示,除了距離陸地遙遠,尼莫點的生物多樣性也非常低,因此讓它成爲最受歡迎的受控墜落「垃圾場」,「太空墳場是一種比較好聽的說法,大部分都是貨運太空船的殘骸。」雷曼斯表示,共有250到300架太空船的殘骸安息在此處。
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於2016年3月正式終止任務,原本也要進行受控墜落,但地面人員卻失去了對它的控制。儘管如此,依照歐洲太空總署的計算,人類被天宮一號殘骸砸中的機率趨近於零,機率大約是12兆分之1。
至目前爲止,墜落到尼莫點上的最大物體是2001年墜落的俄羅斯太空站「和平號」,重量達到120公噸。而重達420公噸的國際太空站(ISS)預計於2024年終止任務,屆時也將葬身在尼莫點。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預測,天宮一號將會墜落在南大西洋。(圖/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提供)
天宮一號預計在近日「不受控制」地返回大氣層,雖然絕大多數零件會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燒燬解體,但仍不排除有少量殘骸擊中地面的可能。科學家預測,天宮一號落點範圍介於南北緯42.7度之間。國家太空中心透過軟體模擬,預計最有可能的地點是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東方海域。太空中心副主任餘憲政表示,隨着天宮一號越來越接近地面,大氣層中的阻力也會讓預測會產生誤差,但依照目前情況看來,主要的落點還是在大西洋,落在臺灣可能性不高。
隨着蘇聯在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太空垃圾的數量就隨着各國的太空任務而逐年增加,而按照國際條約,所有在近地軌道(高度低於2000公里)的太空裝置廢棄時都得墜地銷燬,否則會造成「太空災難」。
目前已知大於10公分以上的太空垃圾有2萬多件,1公分以上的則有50多萬件,這些太空垃圾可能是金屬碎片、螺絲、或者是廢棄的衛星,這些垃圾以驚人的時速2.8萬公里速度在軌道上飛行,只要稍微碰撞就可能造成設備損毀,不但可能摧毀衛星,也危及太空站上的人員,因此若老舊設備不返回地球,反而更容易引發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