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沒意識到,A股已經變天了
文 | 付一夫
近期關於A股的“史詩+核彈級”利好,相信大家都已有所耳聞了。
可能不少人的關注點都在“印花稅減半徵收”上面,因爲這的確是十幾年難得一遇的超級大利好,而在歷史上每次降低印花稅,後面無一例外都走出了一大波行情甚至大牛市。不過在我看來,比降低印花稅更有分量的應該是對於減持行爲的進一步規範:
毫不誇張地說,這則史上最嚴的減持新規,絕對是足以改變A股生態的里程碑式大招,因爲“天下股民苦減持久矣”。
自2005年以來,隨着股權分置改革的推行,大量限售股解禁並流入二級市場,開啓了我國股市“全流通”時代,與之相應的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會從上市前的“風險偏好”轉變爲上市後的“風險規避’,由此前的增持自家公司股份變爲減持,而各種問題也便隨之而來。
比如說,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大股東對公司動向要比外界人士清楚得多,當公司有不利情況發生時,股東與高管往往能夠第一時間知曉並且選擇推遲其披露,在此期間進行減持,可以規避風險的同時獲得利益。
更有甚者,減持套現已然成爲了部分大股東謀取私利的手段,很多公司上市後便不再注重業績,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擡升股價上面,藉助各種利好或蹭熱點的方式將公司股價炒高,並尋求在高位精準減持套現,從而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對於市場來說,一旦大股東減持金額較大,就會被解讀爲利空信號,認爲公司發展前景不再樂觀,繼而引發外部投資者的跟風式拋售,造成股價的大幅度波動,嚴重的可能會加劇股價崩盤的風險。
舉個例子,很多人應該記得今年上半年轟轟烈烈的人工智能大牛市。在技術、產業和政策多重因素共振的背景下,自1月中下旬以來,從ChatGPT到場景應用,從算法模型到算力,再從運營商到服務器,幾乎所有相關的板塊和個股都輪番大漲了一遍,其中不乏大量翻倍的個股。
然而正當市場熱火朝天之時,6月20日作爲AI概念熱門股的崑崙萬維發佈了減持公告,公司大股東李瓊高位套現20億元,市場譁然一片,次日股價跳空低開低走,尾盤直接20cm跌停,此後更是一路下跌。與之相應的,是整個人工智能板塊也在那一天被徹底帶崩,從此步入下跌通道,到現在也沒能重現上半年的輝煌。
再如,今年以來A股的“技術性離婚”可謂接二連三,其中不乏多家大漲後的AI概念股,包括三六零、卓勝微、天地數碼等等,並且大股東離婚後還涉及股份分割,“分手費”動輒十幾億乃至上百億元,還有部分大股東離婚後計劃或實施減持公司股份。雖然離婚和減持不能直接畫等號,但難免會引發市場質疑,很多投資者擔心大股東的離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目的在於逢高減持股票套現。事實證明,這些經歷了“技術性離婚”的公司,後面多數股價都由漲轉跌,着實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英偉達公司,作爲全球聞名的半導體巨頭,英偉達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極爲優異,從年初的每股140多美元一路漲到近期的每股500美元左右,公司業績也是不斷超出市場預期,而在二季報發佈後,英偉達居然宣佈其董事會已批准額外2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要知道,這是公司股價翻了3倍之後的高位增持,倘若放在A股,此情此景絕對是不敢想象的。
如果放大視角,大股東的惡意減持行爲還至少在兩個方面阻礙資本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其一,容易放大股市泡沫,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
如前文所述,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在準備減持之前,往往都會通過蹭概念或者所謂“市值管理”等方式來擡高股價,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和放大資產泡沫。與此同時,大股東的高位減持相當於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哪怕只減持1%,都會造成數億元級別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以散戶投資者爲絕對主體,受大股東高位減持傷害最深的自然是廣大普通投資者,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還讓上市公司成爲了“割韭菜”的鐮刀,令廣大投資者信心備受打擊。
有人做過如下統計:
箇中深意,不言自明。
其二,容易引發脫實向虛的風險,制約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整體而言,我國公司上市難度並不算太大,尤其是全面註冊制實行以來,公司上市門檻進一步降低,某種意義上讓上市公司大股東“圈錢”變得更爲簡單。相比於搞實業,公司上市後通過減持股份進行套現顯然來錢更快。在此背景下,很容易滋生脫實向虛之風,甚至不排除個別大股東爲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地惡意減持,而且很多套現後的資金似乎並沒有真正迴流到實體經濟中來,這顯然會讓實體經濟面臨“失血”的狀態,從而制約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正因爲上述種種,此次官方公佈的史上最嚴減持新規才格外具有分量:
一來,極大地限制了以往頻頻發生的大股東亂減持行爲,避免了短期股價大幅度波動的同時,增加資本市場流動性,並引導市場投資風格向着中長期價值投資演變;
二來,真正提升了中小投資者的地位,切實保護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在承擔投資風險之時,也可以享受到分紅回報,而不是稀裡糊塗地就被“割韭菜”;
三來,引導上市公司更加註重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公司的做大做強,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場的優勝劣汰,打破了一些經營不佳的公司企圖通過上市來減持套現的幻想。
一言以蔽之,減持新規將對於整個A股生態產生革命性的深遠影響,並從中長期持續提振市場信心。而在新規發佈後,由於符合減持條件的上市公司數量大大減少,目前已經累計有數十家公司發佈了股東終止減持計劃公告,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當然,目前這一減持新規仍是一個相對粗略的指導框架,很多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對於如何補齊違規減持的漏洞、不同類型的企業是否有不同的減持辦法等等,仍需相關配套措施和細則出臺。不過至少從現有的消息來看,幾乎所有人都能深刻感受到管理層對於市場的關照呵護,以及對於“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言出必行。
或許,新一輪大行情已經在路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