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彰顯經濟發展清潔底色

來源:人民網

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步伐顯著加速,新能源佔比不斷提升,爲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爲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注入了綠色新動能。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1.9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9億千瓦,同比增長48.0%;風電裝機容量約4.9億千瓦,同比增長20.3%。

此前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爲主體電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碳排放總量達峰後穩中有降。

各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遍地開花,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在內蒙古,達拉特旗“黃河幾字彎”200萬千瓦“風光火儲氫”一體化能源基地項目一期成功併網,總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包含240萬千瓦光伏、100萬千瓦風電、60萬千瓦火電及儲能設施,年發電量可達8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標準煤2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0萬噸。

在浙江,首個採用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商業化項目——舟山海上風電場實現全容量併網,總裝機容量達54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0萬噸。

在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的同時,重點領域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應用也在加速推進。山東一家鋼鐵企業啓動了150萬噸規模的氫冶金示範項目,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產生的氫氣進行鍊鐵,顯著降低了碳排放。而在廣東的一個大型物流園區,電動重卡和氫能叉車已成爲運輸主力,有效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業內專家建議,應引導工業向可再生能源豐富、環境承載能力強的地區有序轉移,促進工業與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綠色工業微電網的建設與應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在中低溫熱利用領域的應用範圍,並積極探索建設集風光儲氫於一體的新型能源基地。

技術創新是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我國在太陽能光伏轉換效率、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儲能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還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青海格爾木鹽湖光伏基地,依託當地的豐富光照資源,建設了500萬千瓦的光伏項目,結合儲能技術和智能電網技術,實現了光能與電力需求的智能匹配,大幅提升了供電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在天津,一座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通過高效焚燒處理生活垃圾,每天可處理垃圾2000噸,產生的電能相當於120萬家庭一天的用電量,同時,通過先進的分離技術,將垃圾中的油脂提煉出來,用於生物柴油的生產,剩餘廢棄物則轉化爲沼氣發電,日均發電量超過40萬度。

“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需要與傳統能源系統深度融合,構建一個靈活、高效的能源體系。”上述專家認爲,需大力發展儲能技術、需求響應技術和智能電網技術,以更好地應對可再生能源的波動,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季爲民表示,能源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藉助數智化手段能夠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同時,推動能源產業優化升級,推動企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