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人才知道的臺北老麪店 散發豬油香氣的傻瓜乾麪
文、圖/小虎食夢網
認識我的、聽過我爲什麼寫部落格的八成都知道舒國治老師寫的臺北小吃札記一書對我的部落格人生有多重要,甚至要說沒有這本書興許也不會有我現在的人生。而讓我決定買下這本書,決定開始FOLLOW老師的「嘴」步的是一間他寫過的麪店34:【萬華】延平南路中原福州乾麪,連同今天要分享同以傻瓜乾麪久立於小南門附近的「樺林」幾乎可以說是這一帶乾麪的雙霸天。
查了一下當初我寫的第一篇「跟着舒國治尋小吃」第一篇 【跟着舒國治尋小吃之六】【龍山寺站】舊萬華戲院旁大腸面線,是在2011年的3月。這5年半來有一些認識舒國治老師的朋友想牽線讓我們見面,但我一直覺得順其自然就好,時間到了就會見面。直到上個月在基隆好朋友偷偷的安排下終於見到影響我人生很大的舒國治老師。隔天,在高鐵月刊看到這篇知道很久一直沒去吃的西門一帶老麪店,下了高鐵便立馬飛奔而去。
樺林乾麪的位置在西門捷運站出口步行約5、6分鐘的地方快接近小南門,雖然同位於西門町,但這裡過往的行人明顯少了許多。
中午用餐時間剛過走進巷內發現仍有不少附近上班族和學生在此用餐,其中又以這家的生意最好,裡外都坐滿了人,當中又以學生爲主。
再往巷裡走便是這家招牌小到差點看不到低調得緊的小麪店,但用餐時間總排滿了人籠,甚至我下午一點半左右到也是小排了十分鐘纔有坐位。附帶說明的是在這「並桌」是必需的,不喜歡和不認識的人同桌千萬別來。
這裡只賣兩種面炸醬和乾麪(陽春麪猜想是湯麪),還有四種很平常的湯品,然後沒有大家最愛的小菜,一樣也沒有。所以,基本上在這的客人都是一面一湯,吃完拍拍屁股就走,這點倒是和舒國治老師說提的良店頗爲相似(笑)。
記得當年我第一次在「中原乾麪」時看到像這一碗白白淨淨什麼醬也沒有的面時有一點傻眼,但其實它也不是所謂的白麪(什麼都不加的面),面中有加了少許的豬油和一點點調味的鹽,或是所謂加了鹽的滷水。
當然,常吃的內行的朋友就知道傻瓜乾麪就是要善用桌上的辣油、醋等調味料,拌出屬於自己的味道。BUT..小虎誠心建議面上來別急着加,先將這碗麪徹底的拌上兩半,然後吃一口面。你會發現這碗白白淨淨的面滿是面香,而且越嚼越有滋味,那種單純豬油的香和麪條嚼出的甜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味,至於無需用我常用的「好吃的亂七八糟」來形容。
然後,熟門熟路的客人除了加桌上我個人超愛的辣油外,這罐精華中的精華辣椒醬也是許多人最愛。不過,這辣椒醬對於平常不吃辣的人來說非常辣,千萬記得加一點點提出香氣就好。還有就是辣油、醋也都加一點點就好,讓咀嚼端有不同味道的層次便好,讓主角還是輕伴過豬油的麪條最好。最後補充的是這家的麪條超正點,煮得恰到好處硬度的細直面簡直超對我的口感。
餛飩湯我想分兩件事講,這湯其實很平常,但有着蛋白的甜味頗爲特別,猜想平常點「蛋湯」也是丟入這湯中煮的吧(笑)。至於餛飩方面皮很細很滑卻又不失餛飩皮的香甜,而且也不會煮到破破爛爛相當有水準,至於肉餡我就比較沒有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