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烏龍!北汽股份董事長卸任被傳爲北汽集團董事長換帥!
5月1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股份”)發佈公告,姜德義因工作調整原因,已於2022年5月16日向董事會遞交辭任聲明,不再兼任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及提名委員會主任職務。同時,董事會建議委任陳巍爲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及提名委員會主任,任期自股東於股東大會批准陳巍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之日起、至第四屆董事會任期結束時止。不過,很快這一新聞卻被傳爲北汽集團董事長換帥,迅速在網絡上刷屏。
北汽集團旗下品牌和企業,來源北汽官網
實際上北汽股份與北汽集團並不是一回事,北汽股份是北汽集團旗下控股上市子公司,也可以說是北汽集團最優質和核心的資產。據官網信息顯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北汽股份/BAIC MOTOR) 成立於2010年9月28日,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乘用車整車資源聚合和業務發展平臺,也是北京市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企業。員工數近3.3萬人(截至2021年7月)。北京汽車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2014年12月19日,北汽股份完成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北京汽車;股票代碼:1958.HK。公司的主要業務涵蓋乘用車研發、製造、銷售與售後服務,乘用車核心零部件生產、汽車金融等業務,並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品牌實力。乘用車業務目前通過“BEIJING·北京”、“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及“福建奔馳”四大整車板塊開展。
姜德義於2021年7月加入北汽集團,而翻看姜德義的履歷,找不到任何與汽車相關的經歷。資料顯示,2002年2月-2015年7月,姜德義先後在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團(股份)公司工作;2015年7月-2020年7月,姜德義任北京金隅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官網顯示,北京金隅集團主要經營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新型建材與商貿物流、房地產開發、地產與物業等行業。2020年7月31日,北汽集團官方發佈消息,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由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姜德義擔任新一屆北汽集團董事長。
資料顯示,徐和誼於2002年進入北汽集團,歷任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務。彼時,國內多家汽車集團均已有合資業務,而北汽尚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徐和誼引入當時並不被看好的現代汽車,北京現代的加入使得北汽銷量快速提升。此後不久,北汽集團與戴姆勒集團合作,於2005年成立北京奔馳,現如今已成爲集團利潤奶牛。顯然,引入現代與奔馳,促成北汽合資業務發展壯大,是徐和誼之於北汽的最大業績。
至於姜德義擔任新一任北汽集團董事長,業內還是頗爲震驚,畢竟金隅集團的業務如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新型建材與商貿物流、房地產開發、地產與物業等和汽車行業沒有交集,因此姜德義能否帶領北汽集團,一時間也成爲業內的問號。
從北汽集團近兩年來的表現來看,談不上很差,但是也好不到哪去。資料顯示,北京汽車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主要從事乘用車研發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業務, 其中乘用車業務通過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福建奔馳以及北京品牌展開。年報顯示,2021年度北京汽車實現營收1759.16億元,其中北京品牌爲81.74億元,北京奔馳爲1679.66億元。也就是說,北京汽車95%的營業收入來自北京奔馳,僅有5%來自北京品牌。此外,2021年北京汽車毛利潤376.43億元,其中北京品牌毛虧45.12億元,北京奔馳毛利422.55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剔除北京奔馳,北京汽車則處於虧損狀態。
爲了提高盈利水平,北汽集團於2021年12月13日宣佈增持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至9.98%,成爲梅賽德斯-奔馳最大股東。按照2021年梅賽德斯-奔馳財報,扣除已經獨立的戴姆勒卡車及客車業務板塊,梅賽德斯-奔馳全年實現淨利潤同比提升255%至142億歐元,而持股9.98%的北汽集團可獲得5.243億歐元,約36.7億人民幣的收益。這或許是姜德義在任期內發生最值得關注的事情。
除了北京奔馳外,北京現代及自主板塊的表現不容樂觀。北汽藍谷發佈財報顯示,2021年實現總銷量爲26127輛,較2020年的25914輛微增0.82%,當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55.44億元,去年同期爲-66.46億元。此外,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與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以50:50成立的合資公司北京現代,2021年終端銷量爲38.4萬輛,連續五年同比下滑,年初時的56萬輛年度完成率僅68%,當年稅後淨虧損49.95億元。
如今的北汽集團依然處於奔馳恆強、自主羸弱的尷尬局面。當然,北汽自主板塊羸弱的困局可謂老生常談,無論是BEIJING品牌還是更早前的威旺併入昌河、北汽越野獨立均暫未見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後姜德義調研北汽股份和北汽研究院,爲實現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轉型突圍,要求北汽集團加大新能源佈局,並提出含極狐在內的新能源年10萬輛的銷量目標,加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
如今,姜德義卸任旗下最核心和最優質資產的負責人,或許僅僅是爲了將集中精力在集團層面,減輕具體事務的負擔,更多負責戰略性的規劃。同時,將更多權力下放到執行層面。那麼到底最後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綜合汽車行業關注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