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通膨不再螺旋上升?

(圖/shutterstock)

美國持續多個月的物價上漲,已經釀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21日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會議上強硬表示,支持一次升息2碼(0.5%),認爲打擊通膨宜早不宜遲。

這一輪的通膨,是一場完美風暴。通膨的原因,基礎經濟學教科書分爲兩種,一是需求面力量太大的需求拉動型,第二種是成本上升的成本推動型。但這次的通膨兩者兼具。

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引發關稅增加,全球供應鏈開始調整。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保護主義做不到的反球化全部一股腦兒的實現,過去只有在歷史、電影中出現的場景:隔離、封城、停工、生產斷鏈、百業停擺,都在我們生活中上演。

2021年有了疫苗,經濟開始復甦,美國勞動市場調整不及,工資螺旋上升,卻又碰到全球塞港、缺卡車司機;而歐洲卻又碰到氣候異常,風電、水電缺乏,改以天然氣發電應急,能源價格開始飆漲。今年就遇到地緣政治的緊張,俄烏戰爭開打後,更造成能源市場大亂,小麥、玉米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飆漲。成本推動的通膨逐步影響世界。

另方面,需求拉動的力量也不遑多讓。疫情肆虐,各國大撒錢救經濟,各大央行再次利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救市,財政政策補貼減稅,引導需求大增。美國總統川普在2020年6月,不分貧富無差別的成人每人發放現金1200美元(下同)、孩童減半,2020年底又簽署2.3兆紓困支出法案,拜登的救助計劃也編了1.9兆,天量增加的流動性也釀成了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以貨幣金融面來說,前兩年美國的廣義貨幣量(M2)增速平均達到了近20%,聯準會的資產從疫情危機爆發前的4.1兆到去年底就擴大到8.8兆,翻了1倍多。這次通膨也完全應驗了有名的貨幣經濟學家傅利德曼的名言:「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物價膨脹都是一種貨幣的現象」。

或許是因爲許久沒有經歷過高通膨,去年聯準會還產生了誤判,沒有在通膨剛開始時就迅速滅火。鮑爾很長時間認定通膨只是「暫時」性,並引入「平均通膨目標」的概念,將之前2%的通膨上限目標調整爲通膨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因此聯準會在高通膨水準下繼續放水,自然導致物價飛昇。

未來怎麼走?快速升息及縮表是必走之路。今年的升息,Fed在3月已升1碼,市場預期5、6月都可能升兩碼,下半年4次會議再各升息1碼,2022年將升滿9碼。因此到年底就已非常接近中性利率(不影響經濟成長的利率)預估值的2.4%。

縮表就是收水,賣出聯準會持有資產,讓過多的流動性回籠。聯準會已公佈縮表規模每月上限爲950億。這次縮表節奏會比上一輪—2017年至2019年的每月上限減持規模500億快上1倍。

然而聯準會收水的速度越快,資產波動度也越大。過去幾周股市已哀鴻遍野。市場擔心通膨將促使各國央行進一步緊縮貨幣,更可能引發資產拋售潮。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下猛藥製造抗通膨的公信力,才能引導民衆消除「通膨預期」。沃爾克於1979年擔任聯準會主席起,一路至1982年冬天,持續提高聯邦基準利率,高峰時曾達21%的歷史紀錄,最終成功壓住通膨,開啓美國新一輪經濟的榮景。本來聯準會看到1、2月的就業狀況非常良好,就要放手一搏,然而俄烏戰爭攪局及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率意外下降1.4%,遠低於前1季的 6.9%,這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經濟學的知識還是在進步。1990年以後,發達國家其實就沒有了通膨。這次通膨是因緣際會不小心釀成的。研判未來聯準會應會小心施行緊縮的步伐,最終克服通膨這隻怪獸。(作者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