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什麼特色小吃?當地人推薦這10種,好吃還不貴,來了別錯過

聲明:本內容已開通全網維權,嚴禁抄襲、複製或搬運,一經發現,必追責。

南京,飲食文化,亦如這座城市一般,儒雅大氣,源遠流長。飲食以京蘇菜(即金陵菜)和清真菜著稱,其中金陵菜是江蘇菜系中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時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其原料多以水產爲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

歷史上,京蘇大菜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構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講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節分明,鹹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膩,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

在製作上,擅長野菜和締子菜(即花色菜);烹調方法上,一年四季燉、燜交替更換,叉烤肥鴨、叉烤鮰魚、叉烤酥方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是鴨類菜餚和全鴨宴、燕翅烤鴨席、魚翅烤鴨席,享有“金陵鴨饌甲天下”之美譽。

南京的鴨餚聞名遐邇,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時期就有記載。

鹽水鴨是南京最著名的傳統名菜之一,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獨特。選用新鮮的鴨肉,經過精細的醃製和復滷工藝,製作出的鴨肉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尤其是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因鴨子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故有“桂花鴨”之美稱。

此外,南京板鴨的製作也有數百年的歷史,明代就流傳着這樣的歌謠:“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在清代,板鴨又用作進獻皇家的貢品,被稱爲“貢鴨”。板鴨有“香”“酥”“板”“嫩”的特點,其風味獨特,回味返甜,是南京人最喜歡的佳餚之一。南京人對鴨的熱愛,還衍生出了諸如鴨血粉絲湯、鴨肫等美食,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鹽水鴨、板鴨、鴨四件等,儼然成爲了南京的“城市名片”。除此之外,您知道南京還有什麼特色小吃嗎?當地人推薦這10種,好吃還不貴,來了別錯過!

1:鴨血粉絲湯。南京的傳統名吃,屬金陵菜,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也是久負盛名以鴨爲特色的美食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傳說中一位姓吳的店主以賣鴨血粉絲湯爲生,因其做得非常好而受到稱讚,這一美食由此流傳開來。南京人自古喜食鴨饌,盛行以鴨制餚,有“金陵鴨餚甲天下”之美譽。鴨血粉絲湯以整鴨熬湯,加入鴨血、鴨腸、鴨肝等食材,再配上Q彈有嚼勁的粉絲製成。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南北皆宜,深受人們喜愛。

鴨血粉絲湯的做法相對簡單,但需要精心烹製。首先將粉絲用涼水泡軟備用,然後將滷水過的鴨血、鴨肝、鴨腸等食材切小備用。接着在鍋中燒開水,加入少許油,放入鴨血煮開,再加入泡軟的粉絲和鴨腸等配料。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淋入少許滷湯,灑上香菜即可。這樣一碗熱氣騰騰、鮮香四溢的鴨血粉絲湯就完成了。

2:龍袍蟹黃湯包。龍袍蟹黃湯包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品嚐了這道美食後大爲讚賞,故得此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龍袍蟹黃湯包已經成爲了南京的代表性小吃之一,製作工藝精細複雜,被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袍蟹黃湯包以其皮薄餡大、湯汁濃厚、味道鮮美而著稱,每年的蟹黃季節都會吸引大批食客前來品嚐。

龍袍蟹黃湯包的特點在於其精選的原料和獨特的製作工藝。製作龍袍蟹黃湯包的主要原料是蟹黃、蟹肉和豬肉,再配以原味雞湯,口感鮮美無比。製作工藝十分精細,從螃蟹的選擇、蒸煮到熬製蟹黃油與皮湯並做成皮凍,再到包子皮的擀制、包餡捏褶,最後蒸制而成,共有33道工序。包子皮薄如紙,湯汁濃厚,入口即化,咬上一口,金黃色的湯汁流淌在口中,濃郁的蟹香和雞湯的鮮美交織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3:南京鹽水鴨。南京鹽水鴨起源於明朝,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當時,由於揚州、鎮江一帶的鴨子被運往南京以供人食用,爲防腐爛變質,鴨子在南運途中被曬製成鴨肉,然後在南京製成各種鴨食,這就是南京鹽水鴨的雛形。到了清朝,南京鹽水鴨的製作技藝日趨成熟,成爲南京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

南京鹽水鴨的特點在於其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其製作工藝獨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種低溫畜禽產品,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低溫熟煮,使得鹽水鴨的嫩度達到一定程度,保持了鴨肉的多汁性。鹽水鴨最能體現鴨子的本味,做法返璞歸真,濾油膩、驅腥臊、留鮮美、駐肥嫩。

製作南京鹽水鴨的主要原料是鴨子,調料包括鹽、料酒、大蔥、姜、八角、花椒等。製作時,將鴨子宰殺後洗淨,用鹽、花椒等調料醃製數小時,然後放入清水中煮熟,最後撈出晾涼即可。鹽水鴨的口感鮮美,肉質鮮嫩,鹹淡適中,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4:鴨油酥燒餅。又稱金陵酥燒餅,是秦淮八絕之一,也是南京夫子廟的傳統名點。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稱作“鍋餅”,是一種用麪粉作爲主料製成的輕食。到了北宋時期,燒餅已經成爲民間食品,並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鴨油燒餅。

南京鴨油酥燒餅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選用鴨油和麪粉作爲主要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和揉合,製成薄薄的麪皮。烤制過程中,鴨油的香氣逐漸滲透到燒餅的每一層,使得燒餅外皮酥脆,內餡酥軟,香氣四溢。

鴨油酥燒餅的特點在於其獨特的口感和香酥的滋味。正宗的鴨油酥燒餅,外皮金黃酥脆,內餡鹹鮮可口。燒餅的個頭雖然不大,但裡面卻包裹着滿滿的餡料。蔥花的清香、鴨油的鮮美與芝麻的香味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味。咬下一口,燒餅的酥脆與餡料的豐富讓人回味無窮。口味上,鴨油酥燒餅有甜鹹兩種,甜口芝麻餡甜而不膩,鹹口蔥油燒餅香氣更加明顯且充滿勁道。

5:牛肉鍋貼。牛肉鍋貼起源於北宋時期,據傳是宋太祖趙匡胤在品嚐御廚煎制的剩餃子後,因其口感焦脆軟香而賜名“鍋貼”。後來,這道美食從宮中流傳至民間,並在金陵(今南京)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和改進,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南京牛肉鍋貼。

南京牛肉鍋貼的特點在於其金黃酥脆的外皮和鮮美多汁的牛肉餡。鍋貼的形狀細長,像餃子一樣,但底部被煎得金黃酥脆,上部則保持柔嫩。咬一口,鮮甜的汁水會順着舌尖流向喉嚨,牛肉的本味在口中綻放,甜中帶鹹,滋味別具。

製作牛肉鍋貼,首先需要準備牛肉餡和麪皮。牛肉餡通常由新鮮的牛肉剁碎,加入蔥、姜、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等調料調製而成。麪皮則用中筋麪粉加熱水揉成,再擀成薄片。接着,將牛肉餡包入麪皮中,捏成鍋貼形狀。最後,將鍋貼放入平底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用中小火煎至底部金黃酥脆,即可出鍋享用。

6:赤豆元宵。據歷史記載,元宵的製作技藝很早就在中國傳承下來,是元宵節的重要食品,象徵着團圓和幸福。赤豆元宵則是將元宵與紅豆相結合,創造出的一道獨特甜品。

這道小吃的特點在於其色澤誘人、口感豐富。紅豆經過精心熬煮,變得軟爛且甜而不膩,呈現出深紅或暗紅色調,與潔白無瑕的糯米元宵相互映襯,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口感上,外層的糯米皮軟糯Q彈,內餡的紅豆沙綿密細膩,兩者交織融合,形成獨特的口感體驗。此外,一些製作精細的赤豆元宵還會加入桂花醬、芝麻等輔料,增添更多層次和變化。

7:南京板鴨。南京板鴨歷史悠久,據《玄武湖志》引樑吳均《齊春秋》記載,其始於六朝時期,當時兩軍對壘,作戰激烈,無暇顧及飯食,便炊米煮鴨,用荷葉裹之,以爲軍糧,稱爲“荷葉裹鴨”,即爲最早的板鴨。另有傳說,南京板鴨起源於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困於臺城,糧草緊缺,於是吃鴨。爲了防止鴨子腐爛,加鹽與佐料醃製,再避人耳目用夾板壓扁,從而得名板鴨。

南京板鴨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而得名。它色香味俱全,外形飽滿,體肥皮白,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郁,故有“幹、板、酥、爛、香”之美譽。作爲江蘇三寶之一的南京板鴨,馳名中外,是南京地區一道傳統名菜,用鹽滷醃製風乾而成,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各有各的風味,而臘板鴨的質量勝過春板鴨。

製作南京板鴨,需選體長、身寬、胸部及兩腿肌肉飽滿,兩腋有核桃肉,去毛後體重1.75公斤以上的健康活鴨,宰殺前用稻穀催肥。其要訣是“鴨要肥,喂稻穀,炒鹽醃,清滷復,烘得幹,焐得足,皮白,肉紅,骨頭酥”。醃製技術是制好板鴨的關鍵,需用經過熬製的陳年老滷,掌握鹽度(用炒鹽),配以各種香料,下滷十幾小時,再晾乾。蒸煮板鴨也頗有講究,需先用溫水洗淨、浸泡,再配以茴香、蔥、姜等調料煮制。

8:狀元豆。狀元豆是南京的傳統小吃,起源於明朝時期,與古代的狀元郎息息相關。相傳,古時南京的學子們爲了考取功名,常常食用一種由母親特別製作的豆子以求得學業上的順利,這款豆子也因此得名“狀元豆”,成爲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另一種說法是,清乾隆年間,居住在南京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家境貧寒,其母常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

狀元豆入口噴香,鹹甜交織,由於烹製入味,一般色澤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彈性,香氣濃郁,細細品嚐,趣味無窮。其外觀小巧玲瓏,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既可作爲零食消遣,又能下酒佐餐,是舌尖上的美味。

製作狀元豆,主要原料是黃豆,輔以紅棗、水發筍等食材,調料則包括鹽、味精、五香粉、紅曲米、料酒、醬油等。製作時需將黃豆提前泡發好,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和八角等香料,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個小時。之後開蓋加入紅曲米、醬油、料酒、鹽、五香粉等調料,放入紅棗、筍丁,大火收汁即可。

9:桂花糖芋苗。桂花糖芋苗是南京的傳統甜點,與桂花蜜汁藕、梅花糕、赤豆酒釀小圓子並稱爲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的街頭小食。

桂花糖芋苗的歷史悠久,據傳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每年中秋節前後,南京城到處飄浮着淡淡桂花香,這時候也正巧是芋頭成熟的季節。南京人把屈原楚辭中的詩情“援北斗兮酌桂漿”融入生活,採摘桂花用糖醃製成“桂漿”,再與芋頭結合,製成了桂花糖芋苗。舊時,小販們挑着擔子走街串巷售賣桂花糖芋苗,成爲老南京人難以忘懷的兒時記憶。

桂花糖芋苗的特點是光潔的芋苗口感潤滑爽口、香甜酥軟,湯汁呈醬紅色鮮亮誘人,散發着濃郁的桂花香,吃後脣齒留香。其做法主要選用新鮮芋苗,蒸熟後剝皮,加上特製的桂花糖漿,放在大鍋裡慢慢熬製。煮的時候要放一點口鹼,使芋苗呈現出紅彤彤、誘人的顏色。待芋苗快軟爛時,加入用冷水調開的藕粉,使糖芋苗看上去濃稠美味。

10:什錦豆腐澇。什錦豆腐澇是南京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金陵菜、金陵小吃,在南京話中又稱“都不老”,即豆腐腦、豆腐花。

這道小吃起源於南京,據說在清代後期,貢院圍牆外就有專售豆腐澇的小吃攤,生意興旺。到了二十世紀30、40年代,南京本幫的菜館集聚在夫子廟周邊一帶,什錦豆腐澇逐漸成爲了當地的特色小吃。南京人喜歡給小吃賦予特殊意義,豆腐澇也不例外,年輕人吃可健腦補腦,老年人吃可延年益壽,店家還加入什錦菜,寓意前程似錦。

什錦豆腐澇的特點在於其豐富的佐料和獨特的口感。嫩滑的豆腐搭配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餘種調料,顏色漂亮,口味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無論是早餐還是下午茶,什錦豆腐澇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美味選擇。

好了,今天就這樣,我是風煙食錄。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我們要堅守信念與夢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難與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標,爲自己書寫精彩人生故事。經過風雨洗禮,才能欣賞到彩虹的美麗。陌生人,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