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政變「將促美企撤出」! 中國對外資吸引力超前
緬甸軍方1日發動政變,宣佈進入爲期一年的緊急狀態。貿易專家及分析人士1日指出,這場動盪料將削弱美國及西方企業在緬甸投資的意願,更可能促使部分美國大企業撤出。
《路透社》報導,根據美國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統計,2020年1至11月間,緬甸與美國貨物貿易總額達近13億美元,高於2019年全年的12億美元。美國貿易代表署(U.S. Trade Representative’s office)則表示,目前無法獲得美國對緬甸直接投資數據。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公司旗下供應鏈研究機構Panjiva指出,衣服及鞋類佔美國自緬甸進口商品總額的41.4%;其次爲行李箱,約佔30%;魚類則約佔4%。
行李箱製造商Samsonite、私人服飾製造商LL Bean及零售商H&M、Adidas都是全球主要進口緬甸商品的企業。H&M一名發言人說明,該公司持續關注事態發展,並與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但目前未有改變採購策略的計劃。
▲ 瑞典時裝品牌H&M也大量自緬甸進口。(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緬甸軍方宣佈,將國家大權移交國防軍總司令敏昂來(Min Aung Hlaing),以迴應2020年11月大選發生的大規模舞弊,引發西方領導人普遍譴責。美國政府揚言重新實施制裁,更對100萬洛興雅難民(Rohingya)的未來提出質疑。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The Wilson Center)分析師邁爾斯(Lucas Myers)提到,美國2019年12月對緬甸實施制裁後,二國關係便陷入緊張,而這場政變將使情勢加劇,甚至使貿易關係進一步複雜化,「自貿易層面看來,洛興雅難民情勢及緬甸在人權問題上的不良紀錄,將使其對西方企業的投資吸引力不如中國。」
▲ 緬甸執政黨領袖翁山蘇姬(左)1日遭軍方拘捕,敏昂來(右)掌權。(圖/路透)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貿易專家芮恩希(William Reinsch)分析,考量到緬甸情勢及拜登政府承諾關注人權,美國企業可能選擇撤出緬甸。他說明,美國設於緬甸的工廠大多爲資本密集度相對較低的行業,可以輕易轉移,「因爲不是半導體業,工廠相對容易建立。」
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會長拉馬爾(Stephen Lamar)表示,協會許多成員都在緬甸做生意,政變令他們深感擔憂,「我們敦促緬甸立即並全面恢復民主權利與民主制度。我們的心意與祈禱和緬甸人民同在,希望緬甸能迅速且和平地解決這場危機。危機不能剝奪緬甸人民辛苦工作換來的經濟成長。」
聽Podcast掌握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