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增速高於營收增速,蜜雪冰城上市之路與加盟模式風險並存

1997年,蜜雪冰城創始人及董事長張紅超在鄭州開設了一家名爲"寒流刨冰"的小店,用一臺自制的刨冰機,開啓了在現制飲品領域的創業之路。經過二十多年發展,蜜雪冰城已成爲家喻戶曉的全民品牌。

2020年12月,蜜雪冰城引入了龍珠資本、高瓴資本和中信證券的二十多億融資,開啓了資本化嘗試。資本的入局,意味着蜜雪冰城有了上市的需求。

蜜雪冰城上市之路,卻是一波三折。2022年9月,蜜雪冰城首次向中國證監會提交A股上市申請,但該申請後來失效;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轉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但該申請再次失效;2025年1月1日蜜雪冰城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更新的上市申請材料。如此執着於衝擊股市,IPO真的可以讓蜜雪冰城更進一步嗎?

門店增速高於營收營收增速,雪球滾到市場邊際?

憑藉着低價策略,蜜雪冰城已經成爲了中國新茶飲賽道的佼佼者。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2023年,中國每十杯現制檸檬水中有超過八杯來自蜜雪冰城;中國每十杯珍珠奶茶中就有超過三杯來自蜜雪冰城;中國每十支現製冰淇淋中就有超過三支來自蜜雪冰城。以出杯量衡量,這三個單品都是中國銷量最高的。

在王牌單品的帶動下,蜜雪冰城的營收也在大踏步增加,2022年至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取得了136億人民幣、203億人民幣及187億人民幣的收入,同比增長率31.2%、49.6%及21.2%;淨利潤分別爲20億人民幣、32億人民幣以及3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3%、58.3%及42.3%。

無論市佔率,又或者財務數據,蜜雪冰城整體是保持增長趨勢的。不過,客觀來看相比較2023年,2024年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2023年中國新茶飲市場規模達到了3333.8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749.3億元。茶飲市場參與者衆多,既有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等知名品牌,也有不斷涌現的新品牌。2023年,中國新茶飲門店總數高達51.5萬家。甚至,爲了吸引消費者,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低價產品和促銷活動。例如,喜茶和奈雪的茶等品牌下調了產品價格,推出更多10元以下的產品;此外,2023年我國的咖啡門店總數15.7萬家,跨界而來的咖啡店,也在擠壓蜜雪冰城的市場份額。

蜜雪冰城產品的價格在6元左右,"幸運咖"核心產品的價格通常爲5元-10元。伴隨着越來越多的茶飲開始下沉,在品牌加持下,蜜雪冰城的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現如今,茶飲的需求已經不再單純追求口味,同樣對於健康有了新的需求。品牌在產品中加入更多天然、健康的成分。例如,一些品牌推出了低糖、低卡路里的茶飲產品。不過,在這條道路上,茶飲產品容易被模仿,品牌之間在產品創新上面臨着巨大壓力。

以輕乳茶爲例,奈雪和喜茶兩大頭部品牌力推輕乳茶產品,吸引了衆多友商的進入。滬上阿姨上線"東方梔曉系列",益禾堂也上線茉莉白、桂花烏龍等多款輕乳茶產品,此外茶百道推出"雲絨輕茶系列"進入這一賽道。

截至2024年9月底,蜜雪冰城冰鮮檸檬水出杯量達到了11億杯,冰淇淋產品出杯量14億支,其次珍珠奶茶、蜜桃四季春、滿杯百香果的出杯量分別爲3.85億杯、3.65億杯和2.81億杯。茶飲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普遍,蜜雪冰城的產品在口味和創新上可能與其他品牌存在相似之處,難以形成明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2023年,同樣做下沉市場瑞幸咖啡新開門店爲8034家,總門店數量達到16248家門店,取得了249.03億元的營收。如果按照這個數據簡單計算,單店年營收可以達到153萬元。2023年,蜜雪冰城單店終端零售額143.8萬元,2024年1-9月,單店月均營業額超過12.5萬元。

反觀星巴克,2023年在中國門店6975家,憑藉不足萬家的數量卻獲得了31.615億美元(231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單店營業額遠高於瑞幸和蜜雪冰城。雖然蜜雪冰城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7個百分點增長至32.4%,但選擇了下沉市場,就只能依靠規模換取利潤,但這也有邊際的。

2020年,蜜雪冰城的門店數達到1萬家,進入到2024年這一數量突破4.5萬家,來到了驚人的45302家。2024年前九個月,淨增門店7737家,同比增速約25.3%。不過2024年的營收21.2%,已經低於門店增速,蜜雪冰城似乎已經到了規模邊際。

風險可以轉嫁加盟商,但口碑和投訴不能

此前我們分析名創優品的時候發現,截至2024年9月30日,名創優品海外直營店422家,同比增加220家,TOPTOY和中國內地在2024年新增門店也分別爲15家和3家。受制於此,名創優品的現金流相較年初減少了近47億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淨增門店7737家,同比增速約25.3%。其中有超過40000家門店分佈在內地,約4800家位於中國內地以外。雖然門店增長數量遠遠超過名創優品,但蜜雪冰城的現金流表現要遠遠好於名創優品。

門店數量的增加,雖然對於現金也將產生影響。比如,蜜雪冰城從2021年負債總額17.7億元,到2024年9月蜜雪冰城的負債總額也來到45.24億元。但蜜雪冰城現金流依然健康,三季度末的期末現金及等價物59.8億元,相比較2023年底增加3億多。

盤子越鋪越大,自身現金流越來越安全的原因在於,蜜雪冰城幾乎完全依靠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門店總數爲45302家,但蜜雪冰城在全球僅有20家自營門店,其中中國內地有19家,中國內地以外有1家。

首先,蜜雪冰城可以從加盟商手中直接拿錢。蜜雪冰城採取加盟模式進行擴張,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並非收取的加盟費,而是向加盟商銷售的食材、包材收入。這類收入佔公司收入的90%以上。

其次,在國內市場遇到困境之時,加盟商正在幫蜜雪冰城打開海外市場。從2018年開始進入越南河內之後,蜜雪冰城在海外11個國家開設了4800家門店。2024年,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場貢獻了14.87億元的營收。招股書也顯示,蜜雪冰城計劃在東南亞建立一個多功能供應鏈中心,搭建國際供應鏈平臺以支持海外業務的擴張。雖然佔比不高,但正在爲蜜雪冰城打破增長放緩束縛。

加盟商成就了蜜雪冰城,但蜜雪冰城卻將風險轉嫁給了加盟商。

在供應鏈成本壓力上。加盟商需要從蜜雪冰城採購大量的原材料和設備,這使得加盟商承擔了較高的初始投資和運營成本。例如,蜜雪冰城的加盟費在省會城市爲11000元/年,地級市9000元/年,縣級市7000元/年。

在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時,加盟商需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吸引顧客,而蜜雪冰城的低價策略雖然有助於吸引消費者,但也可能導致加盟商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但通過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和設備來盈利的蜜雪冰城,面臨的現金流和一線市場競爭壓力則被平攤。

過去一年中,全國有約13萬家奶茶店關閉離場。在倒閉潮之下,加盟商需要負責門店的日常運營、員工管理、顧客服務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面臨諸多挑戰。

但對於蜜雪冰城來說,加盟商不足以承擔所有風險,比如,用戶投訴和食品安全。在黑貓投訴上,關於蜜雪冰城的投訴量高達10383條。其中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都在投訴蜜雪冰城的食品安全問題。比如,有消費者表示在飲品中發現蟲子,有消費者投訴喝了飲品身體不適。

蜜雪冰城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如使用過期食材、篡改保質期標籤等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品牌聲譽,也給加盟商帶來了巨大的食品安全責任和經營風險。雖然蜜雪冰城通過轉嫁風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經營壓力,但長期來看,加盟商的困境和風險的積累可能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銷售費用高企,研發何時跟上

招股書顯示,張紅超是蜜雪冰城的創始人,擔任公司董事長;張紅甫是聯合創始人,擔任首席執行官。兩兄弟共同持有公司大部分的股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張紅超直接持股42.78%,並通過員工持股平臺"青春無畏"持股0.45%;聯合創始人張紅甫直接持股42.78%,並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始於足下"持股0.45%。

在薪資上,2021年到2024年前9個月,張紅超的薪資分別爲746.9萬元、570.4萬元、624.8萬元和623.3萬元;張紅甫的薪資分別爲652.9萬元,1045.9萬元,805.3萬元以及554.5萬元。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但從某種程度上看,合計持股近90%的2人,也決定了公司的基因。比如,重營銷輕研發。2021年到2024年9月,蜜雪冰城的銷售成分分別爲71.07億元、97.28億元、143.03億元和126.19億元人民幣,分別佔總營收的68.7%、71.7%、70.5%和67.6%。

從數據上看,蜜雪冰城的銷售成本居高不下。2024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的銷售及分銷開支高達109.7億,賺兩塊錢就要花出去1塊錢。2023年,營收超過蜜雪冰城的瑞幸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爲12.87億元,幾乎僅爲蜜雪冰城的十分之一。好在蜜雪冰城直營門店少,導致其行政成本偏低,僅爲4.33億元。

2021年以來,蜜雪冰城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715.1萬元、3230.4萬元、8500萬元和6580.5萬元,分別佔總營收的0.2%、0.2%、0.4%和0.3%。雖然研發費用從整體數額上有所增加,但佔總營收的比例依然很小,甚至在2024年的研發投入開始下滑。

在巨大市場競爭下,幾乎所有新茶飲都明白,爲了吸引消費者,品牌需要不斷研發新的產品和口味,同時快速複製對手的優勢產品。憑藉三大拳頭產品,蜜雪冰城強勢崛起,但未來是否能否持續出新,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