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臺三角嚇阻的歷史與變局
止戰(時報出版)
「嚇阻」作爲軍事戰略仍是當前(後)冷戰時代的主流,雖然其核心焦點已從昔日的美蘇對峙,轉而成爲今日的美中角力。接下來就讓我們將「嚇阻」戰略直接聚焦於臺海關係,看一看美中臺「三角嚇阻」的歷史形構與當前變局。一九五○年代中國企圖以軍事力量「解放臺灣」,造成兩次臺灣海峽的軍事衝突,而這兩次臺海危機的解除,都是因爲美國的「延伸嚇阻」奏效,以核武威脅與壓倒性軍事力量(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保障了臺灣作爲盟友的安全。而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之後,爲避免臺海爆發衝突與戰爭,美中臺相互祭出有效的「三角嚇阻」。就中國而言,不能以軍事力量強迫統一臺灣(武統爲紅線);就臺灣而言,不能正式宣佈法理獨立(臺獨爲紅線);就美國而言,不能承認臺灣爲獨立國家(兩個中國爲紅線)。就「可信的威脅」而言,三方任何一方一旦跨越紅線都將嚴重受害、招致報復;就「可信的保證」而言,只要三方都能夠自我剋制,就不會造成各自的利益受損或臺海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雖說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仍有中國飛彈試射所造成的第三次臺海危機,但大抵而言「三角嚇阻」有效維繫了過去七十多年(若以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算起,則是四十多年)來的臺海和平。然自二○一七年起美國川普政府將中國視爲競爭對手,展開一連串貿易戰與科技戰的攻訐,臺海緊張態勢持續升高,原本的「三角嚇阻」也相應產生了微妙的變局。
就中國而言,從早年作爲被美國軍事力量強壓嚇阻的對象,隨着核武的發展與軍事現代化的努力,早已順利將常規戰力結合核威懾,並在軍事、經濟、科技、外交等領域,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就臺海關係而言,中國對臺政策向來是以「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作爲最主要的威懾方式,以「嚇阻」臺灣採行任何宣佈獨立的言說與行動,並以「臺獨=分裂國家=戰爭」的威脅一以貫之。一九八○年代鄧小平堅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能做出不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承諾,但也絕不輕易使用武力;一九九五年江澤民的「江八點」中的第四點一樣強調「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絕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的圖謀的」。即便到了二○二二年十月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開幕會議報告中,也一再重申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此一以貫之的武力嚇阻與戰爭威懾,皆具體展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持續派出軍機、軍艦襲擾臺灣周邊海空域,並以飛彈試射、繞島巡航作爲抗議「臺獨」勢力、「美臺親和」所展開的軍事化演練。我們在此並不擬細部討論中國的文攻武嚇,而是企圖將思考的焦點放在中國「以戰止戰」的政治邏輯與修辭。就表面上而言,「武統」與「和統」彷彿是兩種可以選擇的不同選項,而難局的測試便是要讓我們看到「武統」作爲「以武力解放臺灣」之中的不確定性、「和統」作爲「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之中的不確定性,以及「武統」/「和統」作爲兩種選擇的不可能。箇中關鍵便在於「武統」作爲「嚇阻」戰略,在軍事施壓、騷擾、挑釁、威脅的同時,乃是爲了讓「和統」成爲可能:以戰爭的威脅來嚇阻戰爭的發生,以達到和平統一之目的,亦即所謂的「以戰反獨」、「以戰促統」、「以戰促談」、「以戰逼和」、「以戰逼讓」、「以戰脅民」。由此邏輯與修辭觀之,戰爭不在和平之外,和統也不在武統之外。
相對於中國武力犯臺的「以戰止戰」,臺灣的反侵略軍事防衛本身也可以是另一種「以戰止戰」。若中國以武力嚇阻臺灣宣佈獨立,乃是爲了防止兩岸戰爭的爆發(雖然聽起來很是矛盾),那臺灣則是以不斷強化的武力軍備來嚇阻中國的嚇阻,同樣也是爲了防止兩岸戰爭的爆發。然前者和後者一樣不確定:用以避免兩岸戰爭的武力強化與軍事對峙,是否最終會導致兩岸戰爭的爆發,讓刻意創造的「戰爭邊緣策略」,成爲惡夢成真的軍事武裝衝突呢?一心反分裂的中國無法確定,一心反侵略的臺灣也一樣無法確定,但兩者卻也都不斷努力加碼提升各自在臺海作戰上的軍事能力與裝備,兩者一樣都展現出「不惜一戰」的態勢與決心。
故就臺灣而言,長期面對中國武力犯臺的威脅,臺灣堅稱必須擁有堅強自主的國防武力,才能嚇阻可能的戰爭發生,但卻也同時成爲中國眼中的「以武謀獨」、「以武拒統」。故不論是戒嚴時期或解嚴時期,不論是國民黨政府或民進黨政府,或有態度上積極消極的差異、或有軍購金額、數量與種類上的差異,但皆一以貫之以「武力戰備」來「嚇阻」中國的侵略(視中國的「嚇阻」爲侵略),皆無一日不在防衛固守狀態,也無一日不努力強化臺灣在制空、制海、反登陸的作戰能力,以便能讓北京當局知所警惕而有所節制。此即爲何臺灣的國防政策向來標榜「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乃是要以強大軍事武力的威脅力道,來維持臺海對峙現狀。而此軍事嚇阻當然不是「爲戰而戰」,而是爲了防止臺海武裝衝突與戰爭發生的「以戰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