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推晶片外交重塑供應鏈 減少對北京的依賴
拜登政府認爲,在美國生產更多晶片,有助於美國更加繁榮和安全。 (路透)
美國拜登政府正在多管齊下推動「晶片外交」,包括獎勵外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半導體制造、並在合作伙伴國家進行最終組裝,以及阻止日本、荷蘭等國家把晶片製造設備賣給中國, 以便重塑全球供應鏈和減少對北京的依賴。
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若能如願以償,位於德州或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生產更多電子晶片,然後將這些晶片運往哥斯大黎加、越南或肯亞等合作伙伴國家,進行最終組裝。
華府官員和研究人員稱此爲新「晶片外交」的一環。拜登政府認爲,在美國生產更多晶片,有助於美國更加繁榮和安全。除了希望減輕與中國有關的安全疑慮外,華府還想降低晶片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在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期間,這種風險變得相當明顯,兩者皆使全球航運和製造業陷入動盪。
商務部也在強化晶片供應鏈的努力中扮演要角,並且撥款500億美元給公司及組織,用以研究、開發和製造晶片。
美國政府的目標不僅是晶片,還包括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機等綠能技術。史丹佛大學教授騰立銘(Ramin Toloui)說,在拜登執政的三年多期間,美國吸引了3,950億美元投資於半導體制造,以及4,050億美元投資於開發綠色科技和潔淨能源。
但重塑全球供應鏈、減少對東亞的依賴將是一項挑戰。與計劃中的美國工廠相比,東亞的晶片廠提供更多尖端技術,擁有更多優秀工程師,成本也較低。
不過,美國數十億美元的新投資,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全球供應鏈。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和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的報告,到2032年美國在全球晶片製造業的佔比將從目前的10%上升到14%。
美國政府還採取了更強制性的晶片外交,勸說日本、荷蘭等國家阻止企業賣晶片製造工具給中國,以阻止大陸研發參考先進技術的版本。
此外,《晶片法案》包括每年爲政府提供5億美元資金,國務院利用這筆資金,尋找適合發展供應鏈的國家,目前參與此計劃的有哥斯大黎加、印尼、墨西哥、巴拿馬、菲律賓和越南。關注中國的研究公司Datenna董事總經理拉瑟說,這種結盟網絡是美國對中國的一項戰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