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它不行 華爲最缺晶片:賽靈思可編程晶片

華爲被限制供應晶片之後,最難克服門檻,是賽靈思(Xilinx)的可編程晶片(FPGA)。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華爲自主研發的某些電信設備必備晶片的庫存只能維持到2021年初。美國商務部已對華爲實施多次打擊,5月份的最新禁令將削弱華爲。而其中華爲最難克服門檻,是賽靈思(Xilinx)的可編程晶片(FPGA)。

據消息人士稱,華爲儲備晶片的重點在於英特爾公司所生產用於服務器的中央處理器(CPU)、賽靈思公司的可編程晶片。這些晶片都是華爲基站業務和新興雲業務「最重要組件」。現在,華爲有足夠的庫存可支撐一年半至兩年時間。

上月18日,在華爲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輪值董事長郭平再一次強調了華爲當前的「艱難」處境,「產品的設計、積體電路的設計之外的很多能力我們並不具備,所以我們其實是努力尋找怎麼能夠存活。」

郭平提到,過去一年,華爲不得不加大了研發投入,2019年,公司非常規原因研發投入和存貨大幅增加,其中研發費用投入1317億,增加29.8%投入;存貨投入1674億,增加73.4%。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儘管華爲沒有披露儲備了何種晶片,但該人士稱,華爲尤其希望多儲備賽靈思的可編程晶片。這種可編程晶片對於華爲基站和電信設備機房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業內又沒有能夠匹敵賽靈思的非美供應商。

除了賽靈思,華爲還通過從英特爾、AMD採購高階服務器CPU。英特爾和AMD都是美國晶片開發商,控制着全球近98%的服務器CPU市場。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華爲還一直在從三星、SK海力士、美光以及鎧俠(Kioxia,原東芝存儲)採購DRAM內存晶片和NAND閃存晶片。韓國經濟日報週一報道稱,華爲尋求三星和SK海力士保證其存儲晶片穩定的供應。

中信電子徐濤團隊表示,在美國製裁措施下,華爲應對對策包括前提大量存貨,首先是做大量元器件的備貨,其次是供應鏈切換,華爲自從十幾年之前就開始儲備BCM(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計劃,BCM計劃源自IBM,考慮在上游不能保證供貨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業務的持續性,是識別對組織的潛在威脅以及這些威脅一旦發生可能對業務運行帶來的影響的一整套管理過程,就具體落實而言包括非美國廠商切換和自主研發。

在手機端,華爲手機通過晶片自研和國產替代,供應鏈國產化程度已明顯高於其他廠商,同時部分晶片換用日韓歐同類供應商。

華爲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可以任意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其實是破壞全球技術生態,如果大陸政府採取反制,會對產業造成怎樣的影響,推演下去,這種破壞性的連鎖效應是令人吃驚的。

他認爲,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對於全球化的產業生態可能是毀滅性的連鎖破壞,毀掉的可能將不止是華爲一家企業。「我們希望全球產業鏈合作,希望聚焦客戶和產業界的挑戰,爲全球客戶提供可信任的產品與客戶、爲客戶爲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與體驗。我期望這條信息是假的,否則會後患無窮。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