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掉入政治深淵

美企掉入政治深淵圖╱路透

美國企業在過去設法要維持政治中立,但日前國會暴動,已讓許多企業無法再坐視不管、勇於出面表達自己政治立場,但在同時也將企業推往黑不見底的政治深淵。

■We're seeing a convergence of social issues that used to be outside the domain of what business executives would comment on.

元月初美國國會暴動不但引發國際震驚,連向來與政治保持距離的美企,也立即採取行動時任總統川普與其所屬的共和黨人劃清界線。例如社羣網站推特(Twitter)就宣佈將永久封殺川普的帳號。在國會上企圖擾亂選舉人計票結果的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的新書合約,也慘遭Simon & Schuster出版公司取消。

共和黨失大金主

Airbnb則表示,將禁止參與國會暴動的民衆訂房、Stripe則停止來自川普競選網站的直接支付。此外,包括萬豪飯店沃爾瑪等大型企業也表明停止捐款給反對確認選舉人票的數十名共和黨議員,至於嘉信理財集團也宣佈對所有政治候選人不再提供政治獻金。陶氏公司(Dow Inc.)執行長特林(Jim Fitterling)在給員工備忘錄中表示,「光是言語還不足,我們將訴諸行動。」該業者在這次也加入停止提供捐款給共和黨議員的行列

在國會暴動後,美企挺身表達自己政治立場的作風,與過去設法要與政治切割、以符合經濟學家佛裡德曼(Milton Friedman)所說「商業就是商業」的行爲相比,兩者有如天壤之別。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旗下的商業與社會創辦人兼執行長薩謬森(Judy Samuelson)表示,他們發現不屬企業領域的社會議題,如今卻成爲企業高管關注話題

着有《The Six New Rules of Business》一書的薩謬森也注意到近來企業界的轉變。她說過去的經驗法則告訴企業,如果與商業模式沒有直接關係,遠離政治是上上之策。

不過近來一些企業的表態無疑反映隱藏在他們內心的沮喪。在國會暴動翌日,Snap-on公司執行長賓查克(Nicholas T. Pinchuk)立即飛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Murphy的工廠,探訪廠內員工。他說該工廠有一些工人華盛頓的動盪感到震驚,而另一些工人則對川普感到失望。

國會暴動扭轉企業立場

不過更深刻的轉變卻是過去明哲保身的企業,已開始往深不見底的政治深淵涉入。最近數十年時間,美國企業重鎮中西部製造業大廠逐漸轉向西岸的科技公司,後者的員工與高管通常比較傾向自由主義、甚至是行動主義分子

像是Salesforce.com執行長班尼歐夫(Mac Benioff)、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與Adobe的納拉言(Shantanu Narayen)都曾挺身對同志權利氣候變遷移民議題發表他們的看法。自去年夏季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被警察壓頸致死並引發一連串暴動,當時許多企業領導人也出面譴責種族歧視,並矢言將在職場促進種族平權

在政治對立的年代,員工、股東顧客媒體都透過社羣媒體表達他們對政治議題的立場或就部分議題進行施壓。企業領導人顧及商業利益,則須對敏感議題平衡外界預期。

企業諮商人力資源部副總裁雷伊(Rebecca L. Ray)指出,企業高管公開表達意見存在一定風險,因爲不知道善變的股東對此會有什麼反應。

陶氏公司前執行長賴維思(Andrew Liveris)也提到,國會暴動讓執行長勇於對許多議題表達看法,但他們必須思考正確的長期訊息爲何,因爲並非每個人都會對他們的觀點給予正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