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原標題: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上,面對發展和保護這一世界性難題,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既關乎民族永續發展,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蹟和綠色發展奇蹟,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思想之變:樸素真理在實踐中閃光

遠山如黛、白雲繚繞,竹林搖曳、溪水叮咚……走進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滿眼綠意,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此情此景讓人難以想象,20多年前,一門心思發展“石頭經濟”的餘村村,山變成“禿頭光”,水成了“醬油湯”。

痛定思痛的餘村人,決定換種活法,不破壞環境也能過上好日子。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餘村考察,得知當地相繼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後,評價這是“高明之舉”,並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思路一變天地寬。礦山復綠復墾,重煥生機活力,關停的水泥廠舊址化身五彩田園;村裡流轉的土地,經過規劃設計成爲油菜花田、荷花藕塘,觀光垂釣、戶外拓展、果蔬採摘等休閒旅遊產業鏈逐步形成。如今,餘村的鄉村旅遊風生水起,竹林碳匯還讓村裡實現了“好空氣也能賣個好價錢”。正是靠着良好生態環境,餘村走上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個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映射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和長遠佈局。

深刻洞察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深刻理解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深刻闡明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立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着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系統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中國大地開啓一場深刻的綠色變革。

曾經,沙塵肆虐,霧霾頻發,河流黑臭……2012年,中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的11.5%,單位GDP能耗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發展,到了必須轉型的十字路口!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樸素的真理。我們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習近平總書記爲推進全球環境治理指明瞭方向。

“換言之,只有讓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源源不斷帶來經濟財富、社會財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同步提升,中國綠色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如是解讀。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不簡單以GDP論英雄,推廣應用節能降碳技術,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培育綠色消費動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全國各地轉變發展思路,逐漸走出一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路,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相關統計表明:中國正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同時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26.8%,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過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60%以上。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風電、光伏累計裝機量達到10.5億千瓦,佔全球新能源總裝機量的4成;新能源汽車銷售接近950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成爲全球環境治理的引領者。

在2023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並用“四個重大轉變”進行概括: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係”,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看來,“五個重大關係”的重要論述將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生態觀,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蘊含着深刻的唯物辯證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是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爲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如今,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漸成時尚,百姓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綠色福祉。

創新之路:生態文明實踐紮實推進

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一場關乎文明形態、萬物和諧的現代化創新實踐紮實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被正式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成爲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列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系統安排,部署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法治化進程加速,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尺度之嚴前所未有。

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實施“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制修訂20多部與生態環境相關的法律,涵蓋了大氣、水、土壤、噪聲等污染防治領域,以及長江、溼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態系統和要素。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餘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餘件,初步形成了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厲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四樑八柱”基本形成。

生態環境立法實現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後,一系列創新性制度陸續出臺,比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排污許可制度等,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爲基石,助力高質量發展。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污染,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多措並舉推動農村環境整治,爲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黨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堅戰”列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等工作作出戰略部署。

在擘畫美麗中國藍圖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建設考察調研足跡,也如同一條激揚勃發的綠色絲帶,穿越千山萬水,串聯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美畫卷。

從東南沿海到黃土高坡,從東北平原到青藏高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到哪裡,就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講到哪裡。對生態文明建設,他始終念茲在茲,傾注巨大心血。

“從長遠來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於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近年來,從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啓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施行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到統籌陸海開放,長江干線連續多年成爲全球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黃金水道,再到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沿岸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茁壯成長……今天,長江經濟帶日益成爲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發展成就有目共睹,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態勢日趨向好。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通過並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搭建黃河保護治理“四樑八柱”,整治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完善治理體系,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各地大保護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如今,黃河流域河湖保護治理管理取得顯著成效,黃河流域河湖面貌發生全局性改善。

“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曾經,一棟棟違規、違法修建的別墅蠶食着秦嶺山腳的綠色,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治沉痾,需下猛藥。如今,依山而建的連片別墅不見了蹤影,成片的楊樹、松樹鬱鬱蔥蔥。秦嶺又恢復了昔日的寧靜美麗。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最大本錢”“海南以生態立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這項工作,視之爲‘國之大者’”。海南着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對熱帶雨林實行嚴格保護,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豐碩成果。

…………

從浙江安吉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初心啓航,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實踐,正匯聚成磅礴偉力,推動美麗中國向着更加綠色、和諧、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改革答卷:萬里河山愈加多姿多彩

這是一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更是一份寫在人民心裡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全黨全國人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蹟和綠色發展奇蹟。

——頭頂的天空被擦亮。

2013年9月,我國第一個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爲目標的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率先打響“藍天保衛戰”。此後,國務院先後印發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推動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大幅下降。

十年治理,久久爲功,曾被霧霾籠罩的天空逐漸被擦亮,中國成爲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民鄒毅堅持每天早上拍攝同一地點的天空。3800多張照片,從“灰濛濛的色調爲主”到“藍天白雲成爲常態”,鄒毅所記錄的,不僅是看得見、實打實的大氣質量改善成效,也是人民羣衆不斷增強的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爲30微克/立方米,優於年度目標(32.9微克/立方米)約3.0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了16.7%。2023年全國優良天數比率爲85.5%,較2019年上升3.5個百分點。

——身邊的河湖變澄清。

2015年4月,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治水成爲國家重要民生工程。通過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飲用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行動,我國的水環境持續改善,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畫卷正一步步成爲現實。

“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閒。”江豚的生存狀況,是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晴雨表。近幾十年來,由於生態環境惡化,長江江豚的數量一度呈下降趨勢。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隨着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的全面啓動與持續推進,長江魚類資源開始恢復,江豚的食物變多了,數量也開始有所增長。

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與2012年相比,2023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提高27.8個百分點,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黃河干流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

——腳下的大地綠意濃。

20世紀70年代,“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僅爲5.05%,每年風沙天數超過80天。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速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努力在祖國北疆築起一道綿亙萬里的綠色屏障。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的柯柯牙,草木葳蕤、花果飄香。3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漠;30多年來,一代代治沙人、植綠人、護林員,一棒接着一棒幹,硬是把這片戈壁荒灘變成了綠色果園。年近六旬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林業發展保障中心管護員宋建江感觸頗深:“原來是‘拌着沙吃飯’,現在是‘蘸着蜜吃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來自國家林草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完成造林、種草改良1.25億畝,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連續40年“雙增長”。

——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來自自然資源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對9000多處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把最珍貴的自然資產、最美的國土嚴格保護起來;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完成治理面積8000萬畝,“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近435萬畝,整治修復海岸線2000公里,修復濱海溼地60萬畝,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美麗中國,因生物多樣性而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同樣離不開生物多樣性保護。

2022年12月,作爲《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中國帶領各方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爲未來十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2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關於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和《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信託合作協議》在北京簽署,這標誌着由我國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的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啓動。“中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我們希望能將這些經驗傳授給其他國家。”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安諾生表示,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啓動意義重大,將爲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幫助。

時時逐“綠”而行,處處向“新”發力。放眼中華大地,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之路,一個藍天白雲、水清岸綠、萬物和諧的美麗中國必將書寫出更加華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