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北極熊團”被全殲,擊破他們防禦的,竟是自己丟棄的武器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是一場損失很大、戰果更大的經典戰役,其中涌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和團隊,打得囂張的美國人從此不敢直視志願軍。

在東線戰場,志願軍取得的最大戰果,就是整建制地殲滅了美軍的王牌部隊——北極熊團。

北極熊團,即美軍步兵第7師31團,這是一支很有傳統的老部隊,是美軍精銳中的精銳,火力相當強大。

以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想要一舉吃掉它還是很有難度的。但是關鍵時刻,一種美國人遺棄的武器,卻起到了關鍵作用,成了燒燬“北極熊”皮肉的熊熊烈火。

這是一種什麼武器呢?

美軍又爲何會遺棄它呢?

美國是個僅有二百多年曆史、而且以移民立國的國家。他既沒有值得誇耀的傳統文化,也沒有能夠繼承的悠久歷史,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民族精神,也沒有什麼價值觀需要維護。

所以美國的軍隊,是真正只看利益、沒有信仰的部隊。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美國在面對比較頑強的對手時,總會顯示出一種力不從心的狀態。

於是,美國人患上了“火力依賴症”,對於大威力的武器尤其癡迷,白磷彈這種大威力的武器,也就應運而生。

白磷這種物質,燃點低,燃燒猛烈,火焰溫度高,在實驗室中往往是放在水裡保存的。

在化學家發現這種物質之時,從來沒想過要將其用於戰爭。但是對於美國的軍工科學家,卻將其視爲珍寶。在他們的多次實驗之後,白磷彈橫空出世。

這種武器點燃的火焰溫度高,燃燒速度快,而且不易撲滅。在二戰後期,美國就已經將白磷彈作爲王牌,廣泛地用於戰爭之中。

最先品嚐到白磷彈威力的,是太平洋海島上的日本部隊。在攻擊硫磺島時,日軍守將慄林忠道挖掘了規模龐大的洞穴系統,讓美軍的重炮失去了作用。

爲了將躲藏在洞穴裡的日軍驅趕出來,美軍大量使用了M15型白磷手榴彈。這種武器的爆炸半徑爲17米,也就是說,手榴彈炸響之後,17米範圍內的東西或人,都會因爲被粘上白磷而燃燒。

一旦使用,白磷彈產生的高溫和濃煙,會讓躲藏起來的日軍生不如死。硫磺島戰役能在三十多天裡結束,白磷彈功不可沒。

二戰結束後,美軍手裡仍然有超過580萬枚的M15白磷手榴彈。這批已經失去用武之地的尖端武器,暫時只能在倉庫裡吃灰。

不過,美國人的眼睛一直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戰爭的契機,以便讓自己的軍工機器重新開足馬力。

朝鮮戰爭初期,美國還比較遵守戰爭規則,在武器上刻意維持着雙方的平衡。但是事實證明,在武器相同、甚至略微吃虧的情況下,美軍根本打不過朝鮮軍隊。

還不等中國軍隊出手,他們就險些被趕下了大海。於是,美軍迅速調來了一大批先進武器,用以反擊朝鮮人民軍。

而M15白磷手榴彈也趁機重出江湖,成了朝鮮戰場上的大殺器。只是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成爲白磷彈的受害者。

時間很快來到了1950年11月27日,朝鮮戰場的第二次戰役正在膠着。志願軍的第27軍80、81師兩個師接到命令,殲滅已經孤軍深入的北極熊團。

這一戰開打之前,志願軍的情況是非常困難的。由於後勤補給不暢,導致部隊已經斷糧很久。

而且,朝鮮也遭遇了罕見的寒流,戰士們穿着薄棉衣,在接近零下30度的環境中蹲守了好幾天,不少的戰士都凍傷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付美國的精銳之師,能行嗎?

但是,上級的命令是必須執行的,這就是志願軍的品質。兩個師共4個主力團,在同一時間向敵人的兩個主力陣地發動了猛攻。

由於兵力佔優,戰術得當,志願軍讓美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憑藉武器方面的優勢,敵人並未潰敗,防禦形勢還算好。

不過,隨着美軍傷亡的加大,團長麥克萊恩上校有些害怕了。按照美軍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一支部隊的損失超過30%,士兵就有可能譁變。如今,這個數字已經在慢慢地接近了。

志願軍的攻勢,一直持續到了29日凌晨。麥克萊恩此時感覺,自己的防禦面太大,因此決定放棄內洞峙陣地,把部隊全集結到新興裡,爭取再撐一陣。一旦己方的增援到來,自己就可以趁勢反擊。

但是,由於戰場的情況混亂,撤退的命令並沒有傳達到所有的連排作戰單位,指揮員也沒有做好撤退方案。其結果就是,前面的部隊正打得心驚肉跳之際,突然有人聽到一陣馬達聲響。他們一回頭,只看到了一串車燈漸行漸遠。

陣地上的美軍還算有些職業素養,他們沒有立即潰散,而是趕緊去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結果他們發現,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本就軍心不穩的美國人,立刻感覺自己被出賣了。他們覺得,既然其他部隊都已經撤退了,那自己還留下來幹嘛?於是,這些美軍一鬨而散,徹底放棄了陣地。

志願軍正在進攻,突然對面的陣地沒了動靜,這讓戰士們十分奇怪。幾個膽大的志願軍過去看了一眼,發現美軍的陣地已經是“人去樓空”了!戰士們立刻衝上美軍陣地,開始整理戰利品。

很快,美軍遺棄的罐頭、巧克力、餅乾、肉乾,就被戰士們掃蕩一空。他們已經餓了好幾天,後面還要繼續進攻。爲了儘快補充體力,他們必須儘快吃些東西。

部隊的指導員,此時趕了過來,清點敵人遺留下來的物資。按照美軍的一貫傳統,所有拿不走的東西都會炸燬。

但是現在看來,至少在內洞峙的敵人走得倉促,大量的軍用物資既沒有帶走,也沒有銷燬。這會不會是敵人設下的圈套呢?指導員仔細檢查了一下,沒有發現任何的可疑情況。於是,他放下心來,命令戰士們趕緊補充。

如此大量的戰利品,可是志願軍自參戰以來,數量最大的。戰士們一邊吃着美國人留下的高熱量食品,一邊將槍支彈藥往自己的身上掛。

美國的槍械和彈藥,志願軍很熟悉,但是幾十個寫着M15字樣箱子,他們卻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戰士們找來撬槓,把箱子一一打開,發現是一枚枚嶄新的手榴彈。

這種手榴彈,不同於戰士們通常使用的木柄手榴彈,它更像一個鐵筒子,上面有拉環。說它像手雷,但是上面並沒有一般手雷的瓜棱。

戰士們紛紛猜測這東西到底是啥,其中的一個人認爲說半天也沒用,用一下就清楚了。

他拉開手榴彈的保險環,用盡全力扔了出去。結果,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周邊十幾米的範圍內發出了強烈的閃光,而且所到之處,都燃起了白色的火焰,久久沒有熄滅。

志願軍都是經驗豐富的戰士,一看就明白這個東西的威力有多大。他們興奮異常,都覺得這回撿到寶了。

他們將這些手榴彈全都運了回去,分發給其他的戰士,準備再次遇到攻堅戰時,就用這個東西燒美國佬!同時,他們還提醒戰友們,這東西威力太大,用的時候儘量往遠處扔。

內洞峙的戰鬥解決了,但新興裡的戰鬥卻更加激烈了。敵人收縮防禦後,確實力量大增,讓我軍的攻擊部隊一時沒有辦法。

但關鍵時刻,在內洞峙進攻的部隊趕了過來,而且還帶來了大量剛剛繳獲的美式裝備。這一下,志願軍的進攻可以說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瞬間讓美國人難以招架了。

北極熊團團長麥克萊恩聽着前方越來越猛烈的炮火聲,以爲是志願軍的補給到了,內心受到了極大地震撼。

正慌亂間,一顆迫擊炮彈擊中了北極熊團指揮所,麥克萊恩當場斃命!而炸死他的炮彈,在幾個小時前還被安穩地裝在美軍的彈藥箱裡。

接替麥克萊恩的,是費斯中校。他早已看到自己久守必失,於是趕緊下令,所有部隊向南突圍。如果美軍的增援部隊已經出動,應該就是從南部過來。如果他帶着部隊迎過去,應該還有一線生機。

此時,底下的軍官向他報告,全團還能統計上來的人,剩下了一千三四百人左右,但其中有七百名是無法戰鬥的傷員。

費斯雖然一時頭大,但是好在美國人的載具多。他馬上下令,所有人上車,火速撤離。

美軍爲了體現所謂的人道主義,將撤退的車隊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裝甲車,運載着一部分戰鬥員開路;中間是卡車,除了運兵之外,還運載所有的傷員;最後一段,又是裝甲車,負責斷後。

志願軍雖然佔據人數和地形的優勢,但是手裡的反坦克武器少得可憐,奈何裝甲車不得。但如果攔不住裝甲車,以敵人的速度,我軍將很難攔住他們。真要是這樣,全殲北極熊團的任務,就無法完成了。

關鍵時刻,在朝鮮奪走了無數志願軍生命的嚴寒,終於站在了中國人一邊。美軍的機械化載具,在冰雪覆蓋的土地上不斷打滑,寸步難行。趁此機會,志願軍來了一陣急行軍,終於在12月1日深夜追上,並且擋住了他們!

但是,反坦克武器缺乏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志願軍的子彈和手榴彈,對敵人的裝甲車構不成威脅。

關鍵時刻,有的戰士提出,要不用那些新繳獲的手榴彈試試吧。上級點頭同意之後,大量的M15白磷手榴彈被送了上來。

很快,美軍的車隊就在白磷手榴彈熾熱的火焰下,被燒成了一個個火球。很多裝甲車的車廂內,也被飛濺的白磷引燃,裡邊的美軍大叫着跑出裝甲車,成爲了志願軍的活靶子。

那些傷員和坐在卡車上的士兵,身上都被引燃了,他們無論如何撲救也無法滅火,只能哀嚎着華爲焦炭,場景極其恐怖。

美軍的新團長費斯中校,在志願軍的第一輪攻擊中已經喪生。失去了統一指揮的美軍,變得非常混亂,每個人都是自顧不暇。

一部分比較幸運的美軍,此時再無戰心,舉起雙手錶示投降。還有部分車輛逃出了戰場,向南疾馳,但是半路上被已經提前埋伏好的志願軍悉數幹掉。

戰鬥從深夜持續到凌晨,美軍除了少數逃竄和三百多名投降的人之外,剩下的都被殲滅了。整場殲滅北極熊團的戰鬥,志願軍共殲滅敵人一千五百多人,打出了入朝以來的殲敵最高紀錄。

白磷彈在中國人的手中,打出了遠遠超過美國人的效果。號稱精銳的北極熊團,在1950年12月2日凌晨走到了自己的盡頭。而且,他們還是死在了自己的武器之下。

多次的失敗,並沒有讓美國人從“唯武器論”的大夢中醒過來。他們仍然覺得,優異的武器,最終會讓他們取得勝利。

於是在第二次戰役之後,美國人的新招層出不窮,不是派出數千架飛機進行“絞殺戰”,就是在陣地前沿玩兒裝甲集團衝鋒。

在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中,還推出了讓美國人自己都頭皮發麻的“範弗裡特彈藥量”。但是不管他們用什麼武器,最終都沒能將志願軍打垮。

志願軍不但沒垮,戰場的情況還越來越好。隨着“米格走廊”的建立和坑道系統的廣泛使用,志願軍在補給和防禦上的短板得以補齊。而蘇聯運來的反坦克武器,又讓志願軍有了與敵人裝甲集羣叫板的實力。

戰場的優勢,已經開始向志願軍傾斜。毛主席更是放出豪言:“朝鮮戰爭,美國人想打多久,我們就奉陪多久。”

最終,還是美國人自己撐不下去了。經過了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之後,美國最爲強硬的主戰派被撤換,戰爭各方最終在1953年,簽下了停戰協議。

不過,朝鮮戰爭雖然結束,但是美國追求大威力武器的傳統,卻始終在沒有任何猶豫地繼續着。他們不斷地投入資源,研發出了威力更大的白磷武器。

這種武器最終出現在了越南戰場上,一片片的原始森林,在白磷彈的灼燒下成了一片白地,大量的無辜平民成爲了這種武器的犧牲品。

然而最後,美軍仍然難逃失敗的命運,從越南灰溜溜地撤軍了。由此可見,至少在那個時代,戰爭的結局,仍然是人來決定的。

結語:

20世紀80年代,鑑於白磷彈的威力太大,最終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號召下,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參與簽訂了《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白磷彈被禁止使用了。不過,此類的條約效力有限,一旦戰爭再臨,白磷彈恐怕還要再現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