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行全球網絡霸權的強盜邏輯

原標題:美國推行全球網絡霸權的強盜邏輯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已經成爲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交流的主要平臺,使國際社會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是各國普遍的發展需求。但美國卻一直反其道而行,將自身狹隘的網絡霸權主義強加於其他國家,並通過制裁和壓力手段迫使其他國家接受美國主導地位,以其強盜邏輯割裂了全球信息傳播,阻礙了世界互聯互通,使網絡空間正常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一、通過表面僞善掩蓋實質霸權行徑

美國政府表面上聲稱捍衛全球網絡環境的自由和開放,辯解其網絡安全政策旨在促進全球公平公正和民主發展。但事實上,美國一直將網絡作爲地緣政治工具,通過惡意攻擊等暴力手段迫使其他國家接受其主導地位。2023年3月,拜登政府頒佈《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聲稱要建立所謂自由、民主、安全的網絡空間,卻在背地利用網絡武器對中國、英國、德國、法國、波蘭、日本等全球47個國家及地區開展網絡攻擊,並聯合盟友破壞其他國家網絡設施建設,制裁網絡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以此設法建立美國爲中心的全球網絡霸權。這種表裡不一的僞善立場,掩蓋不了美國實質上的霸權主義行爲,不僅破壞其他國家的網絡自主權,也暴露美國纔是全球網絡空間的最大威脅。

二、大搞雙重標準忽視網絡公正權益

美國官員經常指責其他國家對網絡進行審查和限制,但自身卻實施了大規模的網絡監控和審查制度,通過網絡工具故意擾亂其他國家社會輿論,甚至竊取政治機密,對全球秩序造成極大損害。2024年4月,美國國會宣佈繼續延長《涉外情報監視法》,該法案第702條款允許美國情報機構在未經法院許可的情況下對“外國目標”實施監聽,蒐集其電話、短信及互聯網通信內容,而早在2001年就頒佈的《美國愛國者法案》更是要求網絡公司必須向美國政府提交用戶個人信息。在這些法案的支持下,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等機構對全球社交媒體平臺和網絡服務提供商進行監控,更是竊聽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韓國、以色列、烏克蘭等國家高級官員的通話,嚴重侵犯了全球網絡用戶隱私與安全。

三、軍事化網絡空間擴大國際對立氛圍

美國曆來將網絡空間視爲軍事較量的延伸領域,並不斷利用網絡武器對其他國家進行侵犯和打壓。2010年5月,美國網絡司令部正式成立,美國國防部將其定義爲“準備在接到指示時進行全方位的軍事網絡空間行動”。此後,美國不斷擴大網絡空間的軍事力量,2013年將網絡司令部擴編到4900人,2014年宣佈將擴建133支網絡任務部隊,2018年被特朗普政府提升爲完整獨立的作戰司令部,至2022年已發展至6000多人,涵蓋海陸空等多軍種作戰部隊。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美國網絡軍事活動平均每年軍費約100億美元,已在20多個國家執行了40多次“獵殺”任務,包括俄烏衝突地區、拉丁美洲、歐洲、非洲等。美國將網絡空間軍事化的行爲,不僅彰顯了其試圖稱霸全球網絡的野心,也擴大了國際對立與不信任氛圍,使網絡空間成爲各國軍備競賽的新戰場。

四、數字殖民主義加劇全球發展不平等

美國憑藉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控制了全球網絡空間的關鍵平臺,並通過強制收購、惡意制裁、專利壁壘等手段阻礙了其他國家科技企業發展,使其他國家難以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服務領域與美國競爭。這種赤裸裸的數字殖民主義,一方面爲美國科技公司實施掠奪性商業模式提供了便利,讓其通過網絡設施建設、技術授權、數據銷售、營銷廣告等方式對全球企業和用戶進行經濟壓榨和收入抽取,賺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面更是通過操縱網絡企業行爲和資本流動,掌控着全球數字經濟格局走向,以此來剝奪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網絡空間中的話語權與平等發展機會,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南北差距和數字鴻溝。

整體而言,美國不斷在全球網絡中推行霸權主義,製造各類網絡攻擊武器,破壞其他國家網絡科技發展,並以此進行數字殖民與經濟掠奪,謀求建立全球網絡霸主地位。這種強盜邏輯不僅破壞各國獨立的網絡主權與國家安全,損害個體隱私和權益,同時也造成國際信息流通受阻、技術創新受限、經濟增長失衡,阻礙了全球網絡空間的發展與繁榮,是網絡空間安全的最大威脅。在當前全球多元文化交相輝映,國家自主發展成爲主流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網絡空間不應該成爲少數國家的專屬領地,而是全球共享的公共空間,各國在其中擁有平等的權益和話語權。只有堅持合作共贏、維護平等公正、尊重文化多樣性,才能實現全球網絡空間的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美國的網絡霸權行徑註定不能得逞。(作者繫上海大學文學院於桂章)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