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電竟然遭遇“捲包會”
北京晚報記者 鹿藝佳 張淑玲
家電、數碼產品消費補貼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消費熱情。不過,個別銷售亂象需格外注意。多位消費者近日反映,在知名品牌組織的團購羣、購物商場內的專賣店裡購買家電時,竟然遭遇銷售員捲款。
遭遇❶
花幾萬元買家電只收到部分貨
去年10月,隨着北清橡樹灣小區建成交付,業主李女士開始忙活起裝修。“蘇寧易家四元橋店在小區組織了團購羣,我進行過比價,在團購羣裡買確實更便宜。”李女士很快便下單了電視等家電。“可是,去年11月還能正常發貨,到12月就開始收不到貨了。我買了幾萬元的家電,至今也只收到很少的一部分。”
有相同遭遇的業主還不少。業主們有的通過團購羣直接聯繫銷售員購買,有的則經由羣裡的銷售員介紹到線下門店購買。但掃碼付款時,用的都是銷售員的個人經營碼。銷售員收款後開具了寫有“蘇寧易購專用票據”的收據,裡邊詳細記錄了購買人、產品型號、價格及收款人等信息。
大多數業主都沒有拿到發票。只有少數前期收到貨的業主拿到了蓋有蘇寧易購公章的電子發票。銷售員對業主稱,在未送貨之前無法生成電子發票,只有收貨確認無誤後,48小時內才能生成電子發票。雖然當時也有部分業主對此有疑慮,但銷售員進一步解釋說,公司沒有官方碼,用個人經營碼下單後,信息會被錄入系統,業主可以在官方APP查詢。
然而,業主們下單後,APP上遲遲沒有訂單信息。同時,越來越多業主反映收不到貨。未收到貨的業主大多是在同一名銷售員處下單的。這時,大家才意識到出了問題。
業主到門店諮詢發貨問題,門店相關負責人協調該銷售員簽署了保證書,承諾今年1月14日解決部分送貨和退款問題。然而1月14日後,貨品仍未如約發貨。
迴應
銷售員挪用貨款打賞主播
門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銷售員收取的業主貨款涉及59戶以上,累計金額超過85萬元,其中,61萬元打賞給了某平臺主播。業主多次追問解決方案,但該負責人表示,貨款沒有在蘇寧易購,而是在銷售員個人手中。“我們已聯繫銷售員的家屬籌款,也聯繫了警方與平臺,希望能夠將打賞的金額退回,目前派出所已經立案。”
該負責人稱,打賞金額若能退回,消費者退款問題將得到解決。若暫時無法退回,將再商討新的解決方案。
遭遇❷
消費者盼送貨苦等一個月
去年12月,戈女士打算將冰箱、洗衣機等電器一併換新,便來到十里河美聯天地建材市場二樓家電銷售區域。當時,在一名銷售員的推薦下,戈女士選中了三款電器,並談好價格。戈女士問及交款方式及發票情況,銷售員讓戈女士先把貨款轉給她,由她轉給公司,公司發貨時再把發票帶給戈女士。“我覺得這是設在商場裡的專賣店,肯定不會有問題,所以就轉了賬,一共13680元。”
“我家着急裝洗衣機,可一連幾天也聯繫不上她。”戈女士告訴記者,直到今年1月14日,銷售員纔回復說自己因挪用貨款被單位開除了,並稱已和公司區域經理達成協議,區域經理負責發貨,她償還公司貨款。戈女士多次聯繫區域經理,但其稱這是銷售員個人行爲,公司無法發貨,建議聯繫警方。戈女士見發貨無望,只好報警。
迴應
商城稱捲款屬個人行爲
記者獲知,該專賣店所屬公司爲北京豪景恆昌商貿公司第十五分公司,該公司一負責人稱其已報警。美聯天地建材市場一負責人迴應稱,海爾專賣店是由北京豪景恆昌商貿公司在該市場租房經營,該公司交有保證金,若是公司收款後不予發貨,商場會負責向消費者退款。但銷售員捲款屬於個人行爲,商場難以擔責。“未來可能會進入訴訟程序,受害者可以等訴訟結果。若將來還不能收到貨款,可以直接起訴公司。”
分析
門店應當擔責 商場也要監管
“銷售員的行爲並非個人行爲,而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代理行爲,銷售員代表企業,此時已經在消費者和門店之間成立合同,因此消費者有權要求門店先行退款或依約定發貨。”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永喆說,門店應當對未收到貨的消費者積極履行合同或及時退款。門店開在商場內,商場亦有監管責任。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律師司鵬飛認爲,這兩個案例暴露出商場、門店在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商場及門店應當加強管理。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