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故事丨租房比買房划算,我爲什麼還會買房?

我和老公是金華人,2018年舉家搬到上海之前,我們一直在杭州工作生活,那時候我們在杭州擁有自己的房子,工作生活倒還順心。

因爲一次創業失敗,我們選擇了去上海,一開始我們並沒有買房的想法,一方面上海限購政策比較嚴,另一方面杭州是我們的“退路”。

在上海工作了三四年,隨着收入水平不斷提升,我們開始有了想要在上海買房的想法,並開始籌集首付款。

2022年年底,距離五年社保只差不到半年,於是我們將2013年在杭州買的房子賣掉,賺了200萬左右。

現在看來我們賣房真是賣在了高點,差不多爲我們在上海買房提供了大部分首付款。不過,那時候在上海買房還很難,有貸款記錄首付要五成。

後來,當我們擁有了上海購房資格,但是樓市也開始逆轉下行,我們開始猶豫,到底是租房合適還是買房划算。

這個測算很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而且最後會發現到底划算不划算不在於硬性的公式,畢竟生活很難用公式去測算,尤其是當我們有了孩子,穩定的生活和房子的附加值,是我們最需要的。

結果很明顯,我們選擇了買房。

2023年下半年我們當時家庭年收入差不多80萬左右,房子總價預算在600萬左右,9月初上海官宣“認房不認貸”,我們的首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到底是買二手房和新房,當時我們沒有特別的限制,不過考慮到新房限價,我們還是傾向於新房。

在我看來,同等位置的二手房應該比新房便宜,因此同等位置的二手房如果比新房貴,我一般不考慮二手房。

去年我們跑了很多樓盤,從浦東唐鎮到閔行再到嘉定,很多盤都看了,學區是我們重要的關注點。

但是有的積分夠不上,有的位置比較偏僻,所以2023年沒有買。

到了2024年政策更加寬鬆,4月底,我們上車了寶山的新房,開盤均價6.7萬/平方米左右,因爲一房一價,我們買的高樓層,單價接近7萬元/平方米,102平方米三房,成交價比我們預算高出100萬左右,首付300萬+,月供1.8萬元左右。

目前,我們租住在寶山區一套兩室一廳的老公房裡,靠近地鐵站,月租金6000元左右。

也就是說,買房後我們每月的居住成本接近2.5萬元,大概佔了我們家庭月收入的35%。

相比於買房後生活質量“一夜回到解放前”,以月租6000元過着租房生活不是更划算嗎?那我們爲什麼還執着於買房?

其實到底是租房還是買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

從我們實際情況來看,我們三口之家未來大概率要在上海工作定居,未來孩子也要在上海上學,如果以10年爲週期來計算,假定這十年平均租金每月8000元,那麼租金支出大概要96萬,而買房10年要還200萬。

如果單純從公式來對比,一定是租房更輕鬆,但是,如果不買房剩下的錢就一定能存下來嗎?這是個未知數。

而房子的歸屬感和附加值是租房沒法比的。我們也時常假設,如果未來十年房價漲幅達不到15%,我們願不願意爲這些附加值和歸屬感的情緒價值買單。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房子的投資屬性基本上不存在了,也許從賬面上看買房大概率會虧,但是算人生總賬,當下我們的選擇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編者手記

秋芬的買房之路貫穿了樓市上行和下行的週期,早在2013年他們在杭州買了自住的婚房,趕上了一波樓市上漲帶來的紅利,而到了2024年房子迴歸居住屬性,即便是居住成本上升,他們依然掏空積蓄選擇定居上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迎來了新的人生階段。

我們相信,樓市會越來越穩,依然有更多像秋芬這樣的購房者,願意爲了房子的附加價值買單,畢竟在一線城市打拼,有了房子就意味着在這座城市有了支點。

無論是租房還是買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正如秋芬說的那樣,當下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