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快跑後,無人駕駛如何加速商業化落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上海報道
近年來夏天,以武漢蘿蔔快跑爲代表的一系列智能駕駛技術案例再次引爆了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概念,應用範圍的擴大和商業化案例落地,使得無人交通的未來和產業前景再次鋪展在消費者與市場面前。
早在6月24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其中提到,擴大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範圍。穩步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運營,打造高階智能駕駛新場景,開展智能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開展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
8月22日,“雲算慧行,智駕未來”智能駕駛主題論壇在常州創意產業園區舉行,來自產業、學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官員就自動駕駛的產業發展和試點實踐現狀展開探討。
多位嘉賓在論壇發言中提到,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是當前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但作爲對安全性、數據合規、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要求極爲嚴格的應用領域,當前仍需要大力進行研發投入,爲給更大範圍的智能駕駛應用儲備好技術基礎。
技術研發仍是關鍵
“我們預計,完全商用的無人駕駛車輛將在兩到三年內達到十萬臺,這個數量將會是一個轉折點,在觸碰到這個門檻後,其市場普及將會出現井噴現象。” 清華大學車輛與工程學院教授黃晉在論壇發言中提到,隨着自動駕駛技術在不同商業場景的落地,產業信心的增加將有助於其推廣進程的進一步加速。
除了蘿蔔快跑在武漢的應用實踐外,近年來,全國多地已積極推動自動駕駛試點運營,商用車L3、L4級無人駕駛技術已在礦山、港口、物流、環衛等領域逐步落地,上海、廣州、蘇州等地已實現Robotaxi車隊示範運營。
但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大部分還需要固定在一些特定的場景環境中,隨着其應用範圍的鋪開,所面臨的交通複雜性勢必也將隨之上升,始終保持自動駕駛安全性、可靠性,是進一步推動其商業化的必備條件。
“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人工智能垂直領域大模型的應用場景,只有不斷採集、處理新的駕駛場景數據並將其用於AI訓練,才能保證AI能力的不斷進步,併爲更進一步的商業化探索提供保障。”摯途科技副總經理鄭磊在論壇發言中表示。
在本次論壇上,常州首個“端管雲邊”自動駕駛雲算力平臺——“優咔自動駕駛雲服務智算中心”揭牌,據介紹,該智算中心採用英偉達H20服務器構建,投入規模超一億,致力於打造自動駕駛數據閉環工具鏈平臺和智駕開發平臺。
據悉,優咔科技將與常州政府在常州高新區選擇合適的測試路段,就自動駕駛單車智能和車路雲一體化融合等方向進行創新應用的研發測試,同時開展Robotaxi運營的場景化驗證測試。
數據是核心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參與本次活動的行業內人士均在演講或與記者的交流中指出,當前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的發展中,最重要的核心資源仍是用於訓練的數據。
以特斯拉爲例,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曾高調宣佈在其全自動駕駛(FSD)軟件的幫助下,該公司的汽車已經行駛了10億英里,積累了大量行駛數據,將進一步推動FSD技術的發展。
“在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要素中,算法當前已取得很多突破,算力供給,至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算力供給當前也不是問題,但整體的數據積累方面,中國的汽車產業在總積累量、數據質量方面,較美國還存在差距。”萬馬科技副董事長、總經理、優咔科技CEO閆楠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智能駕駛產業發展早期,部分車端不具備數據處理能力,但當前,中國部分車企爲了降低存儲成本,很多自動駕駛數據仍未得到充分、合規的採集利用。
“雖然一些車廠已經開始將數據上傳到平臺,但爲了降低存儲成本,在三天內就會對數據進行清理,並未對其進行積累和訓練。” 閆楠表示。
在他看來,雖然在造車新勢力入場推動下,智能車的技術研發與應用有了長足發展,但是由於中國車市的競爭較爲白熱化,部分車企品牌仍需在營銷和市場競爭方面保持較大投入,這導致部分車企對自動駕駛等產業技術做進一步研發和精進的步伐變慢。同時受競爭影響,其他品牌也不得不也保持一定營銷投入,從而造成惡性競爭循環,拖慢了智能化轉型的研發節奏。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本身的進步外,豐富與延伸智能車的功能和場景,並推動對應的商業革新和業務拓展,或許是行業避免內卷,找到新增量來源的路徑之一。
除前文提到《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對新智能車場景的推動,2018年發佈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中也指出,車聯網產業相關的業務與應用包括效率出行類應用、主動安全類應用、信息通信平臺類應用、車載緊急救援應用、信息共享和使用、基礎數據和雲服務等,“車聯網電子產品與服務標準體系的構建是一個不斷完善和調整的動態過程,形成一種持續更新和協商討論的工作機制。”
閆楠表示,在智能車場景中,除了自動駕駛AI的應用,通用大模型及其衍生出的各類車載應用,也將是豐富未來智能座艙商業化生態的重要方向。
“當前行業內將這一發展方向成爲‘雙智融合’,二者並不是孤立的,因爲自動駕駛AI需要了解座艙內的乘客狀態和需求,智能座艙也需要根據行駛狀態智能提供溫度、音樂、行程建議等服務。” 閆楠指出,以優咔科技的5G-A、車路雲一體化、無人駕駛營運(Robotaxi)技術綜合試驗平臺爲例,未來的智能車大模型研發需要一套支撐雙智融合發展需求的軟件能力平臺。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機構聯合發佈的《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顯示,在中性預期情景下,2025年、2030年“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計爲7295億元、2582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28.8%。
在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的同時,打通商業化路徑仍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爲技術進步提供數據等核心資源支撐,是當前包括車企、服務商、政府等多方需要合力推動的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