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再度試驗可重複使用航天器 官媒:技術「漸趨成熟」

大陸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被外媒跟網友命名是「神龍號」,並有諸多像圖在網路流傳。(網路圖片)

大陸近期再度試驗了「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消息指出,此次飛行共268天,並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着陸場,試驗成功標誌大陸技術「漸趨成熟」,可在後續提供廉價的往返太空方式。

新華社報導,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268天后,今日成功返回預定着陸場。此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着大陸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技術漸趨成熟,後續可爲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大陸研製「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於2020年9月4日首飛,當時該航天器在軌飛行2天后,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着陸場。其後大陸在2022年8月5日再發射這款可重複使用航天器,並在在軌飛行276天后返回預定着陸場。而這次返回的是航天器則是在2023年12月14日發射,在軌飛行了268天后於今天成功着陸。。

這款航天器一直保持極度神秘狀態,官方與媒體都沒有披露其詳細規格,甚至連照片都沒有向公衆展示過。而此次新華社使用「技術漸趨成熟」一詞,過往相當罕見,也表示大陸這類型技術在多次試驗後,已有更多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這款飛行器似乎已經被國外攝影師捕捉到。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Space.com」8月5日消息,一名來自奧地利的天文攝影師宣佈拍攝到「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的圖像。該網站稱,這是大陸於去年12月發射升空的神秘航天器,也被一些外媒稱爲「神龍」太空飛機。

而大陸似乎並不是只有研製一款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20年5月大陸曾發射過採用可重複使用技術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還在2021年舉行的大陸航展上對外展示;2022年8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宣佈,由一院自主研製的「升力式亞軌道運載器重複使用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在2020年大陸「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爲民表示,大陸計劃在全面提升新一代運載火箭性能水準基礎上,到2045年實現1小時全球抵達、地面與軌道間以及軌道與軌道間的「航班化」航太運輸。

他指出,實現這一目標將分階段推進,2025年前爲起步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突破關鍵技術,形成試驗使用系統;2035年實現目標初步建成,總飛行數百次、總貨運千噸級、總客運千人次;到2045年目標全面建成,實現按需發射,每年總飛行次數達到千次量級,總貨運萬噸級,總客運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