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失先機的英特爾還能重拾自信嗎?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日,各大芯片廠商陸續公佈了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

隨着存儲價格回彈以及AI需求的持續火熱,三星、美光、SK海力士的業績表現均十分突出,甚至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同樣受益於AI芯片銷售提速及數據中心業務強勁,AMD淨利潤第二季度暴漲881%。

反觀之下,英特爾的業績未免有些黯然失色,業績報營收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淨利潤虧損16億美元。

營收低於預期,加上又宣佈將進行15%以上比例的裁員、第4季將停止股利派發等一系列消息,在全球股市不振的當下,英特爾的舉動也引發市場擔憂,8月2日其股價大跌26.06%,創下自1974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雖說股市代表的是未來預期,但是當下經營業績不佳也是不爭事實。筆者不禁思考,爲何短短几年間,曾經的PC芯片巨頭痛失投資者信賴;正是AI振奮行業信心的當下,英特爾難道又將錯失這一新市場?

昔日輝煌不再 但CPU仍不容小覷

細究過往可以發現,英特爾股價並非突然下跌。

近幾年,英特爾的股價表現持續低迷,最高股價停留在2021年4月。2022年8月,英特爾打破自身持續30年的盈利“神話”,彼時,其單季虧損達5億美元。

經營狀況與業務發展密不可分,過去的英特爾贏在PC個人電腦市場,憑藉強悍的芯片技術以及頗爲有力的營銷推廣,可謂當之無愧的“PC芯片之王”。然而,跟隨時代變遷,無論是PC市場還是曾經市場“霸主”都不復往日輝煌。

一方面,個人電腦市場不斷飽和,手機、平板等便攜消費電子產品逐漸成爲PC電腦的替代品;另一方面,CPU市場競爭者逐漸增多,歷經與另一CPU巨頭AMD持久相爭,英特爾還迎來了與蘋果、高通等種子選手的“博弈”。在製程上,高通發佈的Snapdragon X Elite,宣稱已達到4nm,顯然也很有賣點。

在此內憂外患之下,英特爾芯片基於PC時代紅利的高速增長宣告結束。當然,英特爾顯然也看到了自己的危機,也在不斷嘗試新方向,試圖轉型並佈局第二條增長曲線。

據瞭解,英特爾曾加碼佈局智能手機市場。時間追溯至2012年,彼時,英特爾宣佈重返移動市場並推出了基於自研X86架構的“凌動”處理器系列。但因入局較晚,在移動處理器市場,高通、聯發科、美滿電子等對手已佔領先機,加之手機終端處理器並非英特爾專長,加之產品在性能與功耗平衡之間不佔優勢,英特爾始終未能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最終,英特爾於2016年,宣佈取消發佈原定推出的兩個“凌動”新版本產品而遺憾退出。

發力第二曲線,英特爾也曾想過深耕數據中心業務扭轉頹勢。2018年,英特爾曾宣佈推動公司“以PC爲中心”向“以數據爲中心”的戰略轉型,進一步提升其數據中心業務的“權重”。但就其近些年的DCG(數據中心事業部)營收來看,也並未起到關鍵性作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PC市場CPU領域,英特爾仍舊保持領先地位。根據市場調查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最新報告,英特爾在帶有核顯的PC CPU市場,2024年第一季度出貨量佔比達到82%,相較於AMD的18%份額,優勢依舊存在。

相對應地,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期內英特爾CCG部門(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可理解爲PC芯片部門),實現營收74.1億美元,同比增長 9.3%,也是該公司各業務中唯一增長的一項。

挑戰與失誤交織 需警惕積重難返

任何探索與創新都需要時間,無論結果如何,試錯成本都必不可免。在以時間與實踐進行智能手機市場探索時,英特爾對於芯片代工這一業務上也有所耽擱。錯失了大量代工業務,也被業內人士視爲其戰略失誤之一。

我們知道,過去英特爾在芯片製造上一直採用IDM模式,從設計、生產、封裝、到銷售全部自己操辦,但當受限於摩爾定律、自有工廠造不出設計部門的芯片時,IDM模式也受到考驗。10nm工藝遲遲不能量產,導致7nm芯片的進度大幅度落後也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英特爾。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此前接受採訪中,也直言不諱地表示英特爾在發展歷程中,犯了3個主要錯誤。即未能成功進入智能手機領域,停止了面向人工智能的圖形處理器的工作,以及沒有擴展自己的生產能力。

相較於英特爾在代工業務的強勁對手臺積電,則選擇了一條更爲專與精的路線。臺積電明確定位爲下游製造商,不與客戶在芯片設計上競爭,全力做代工。憑藉製造環節的超高投入,臺積電製程工藝取得領先,加之交付週期更短、成本更低也使其收穫了衆多芯片設計巨頭訂單。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基辛格也提出了更進階的IDM 2.0設想來改變這一困境。IDM 2.0即英特爾在堅持自己生產芯片的同時,也爲第三方芯片設計公司提供代工服務,同時把部分製程芯片交給其他代工廠,來實現對自家工藝的補充。

值得肯定的是,英特爾仍看重芯片生產、不放棄核心芯片技術研發,但研發與代工建廠必將帶來持久性的資本開支。據統計,此前英特爾已宣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耗資上百億建廠。今年,英特爾還計劃在德國建立先進芯片生產基地,用於生產1nm至1.4nm芯片,總投資預計1367億元。

此外,基辛格還提出了“四年五製程”戰略,即從2021年到2025年,逐步攻克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五個製程節點。如果進展順利,理論上英特爾明年可以追趕上,甚至小幅領先臺積電。

戰略影響未來需要重視,但真金白銀的大量投入,也將體現在企業利潤的成績單上。鉅額投入何時能有所收穫,想必更是投資者以及行業客戶更爲關心的話題。

對此,基辛格曾表示,他預計代工業務的虧損將在2024年達到頂峰,然後從現在到2030年底實現盈虧平衡。但究竟能否實現,還有待時間檢驗。

就財報數據來看,2021年Q1,期內英特爾固定資產爲573.3億美元,折舊費用爲24.54億美元,而到了2023年Q4,期內英特爾固定資產攀升至999億美元,折舊費用卻降低到21億美元。固定資產增加,折舊費用降低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而此時確定其能否反敗爲勝的關鍵在於投入能否見效,產品能夠爲用戶看好併爲其買單,否則經年累月的投資一旦付諸東流,積重難返下必然加重其發展負擔。

押注AI必不可免 重在破局

放眼當下最火熱的市場,非AI莫屬。終於等到了AI的發展機遇,GPU資深玩家英偉達可謂一路高歌猛進。與此同時,作爲唯一能與英偉達抗衡的AMD,因其早前收購顯卡巨頭ATI,獲得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和市場地位,也實現了市值的重大突破。

這一重要時代趨勢下,行業壓力無疑又一次給到了英特爾。那英特爾又將錯失這一新市場嗎?ICT獨立評論人孫永傑認爲,GPU在人工智能時代受到關注,根本源於GPU並行計算的優勢天然適合於人工智能架構,更適合做訓練推理運算,與其技術路線有關。但這並不是不可追趕的,後天更多地技術創新與架構優化也能獲得性能提升,但是從開發工具到技術積累再到生態構建,需要更長時間。

面對市場熱捧的AI新市場,英特爾其實也在積極佈局。

今年4月份,英特爾發佈了Gaudi 3 AI加速器,據稱與英偉達H100芯片相比,推理能力平均提高50%,能效平均提高40%。此外,英特爾還計劃主動開放生態,試圖打破英偉達的高牆。可見英特爾早已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在積極應對。

在PC市場,2023年英特爾率先提出了AI PC的概念。就市場推進來看,英特爾目前情況還較爲樂觀。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透露,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自發布以來,已有800萬臺設備搭載了酷睿Ultra處理器,到2024年底英特爾將交付4000萬片酷睿Ultra處理器。最近,華爲、聯想、榮耀等企業均推出了搭載酷睿Ultra處理器的個人電腦。

Canalys預估,今年全球AI PC出貨量將達4800萬臺,佔比約18%,明年佔比將升至40%。

由於AI PC概念剛剛興起,筆者認爲,未來能多大程度提振英特爾以及競爭對手的業績,仍存在不確定性。

一方面,資本市場對AI PC的熱情,似乎並沒有大模型、GPU等概念高;另一方面,用戶側對AI PC的實際效果感知也不甚明顯。

與AI PC相對應,AI的發展潮流亦是如此,GPU等硬件廠商雖然吃到了AI的第一波紅利,但是長期看漲和行業繁榮與否還要看其的應用落地情況。因此在這個角度上,英特爾在AI路上的探索前進還需緊跟發展趨勢,找準破局關鍵。

總而言之,曾經的芯片巨頭在細分領域確實面臨強勁對手的競爭挑戰,但當前行業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英特爾多年積累的能力也不應被過度低估。面向內部,多年積累下來的先進芯片製造能力依舊存在,面向外部,美國《芯片和科學法案》的補貼與優惠如若及時,也有望使其渡過當前難關。

或許現在的他,就在等待一個機會,熬過當前困境,重振旗鼓,走出一條更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