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領人才發展 專家:必備「永續力」和「學習力」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企業必須轉變思維,從「股東至上」轉向關注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各行各業都需要「永續DNA」。記者陳靖宜/攝影

人力銀行統計,全臺綠領人才每月職缺約2.2萬,直追AI人才缺口2.9萬。綠領工作備受矚目,不過並非特定科系才佔有優勢,既有專業仍然重要,但得納入永續DNA,並保持「持續學習」的積極態度。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關注永續人才培育及青年世代未來發展,今年舉辦「新世代綠領人才」系列講座,第二場講座今(18)日在國立中山大學登場。該場活動邀請星展(臺灣)銀行、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以及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交流培育綠領人才的見解與經驗,吸引了近一百名學生和教職員前往聆聽。

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說,學者早就對全球碳排過高示警,但直到歐盟推CBAM、讓碳排成本內部化,人們才意識到減碳重要性。「零碳能源、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以及永續金融是未來趨勢」,「這不只是爲了環保理念而做,而是如果不做,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

環境部日前表示,碳費申報門檻未來會從2.5萬噸逐步降至5,000噸,蔡宏政認爲,中小企業對碳盤查與查驗證業務的需求將大幅提升,從碳盤查、撰寫永續報告書、減碳技術開發,到碳定價學術研究,青年世代能投入的綠領工作相當多元。

蔡宏政指出,碳盤查與查驗工作具備明確定義與規則推論,適合結合機器學習建立碳盤查數位平臺,甚至撰寫永續報告書。他建議在學生可接觸Python、R等資料科學語言,爲未來進入綠領職場做好準備。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說,全球面臨資源有限、碳排放增加和社會兩極化等三大危機。企業必須轉變思維,從「股東至上」轉向關注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文化部近年推動「文化ESG」,文史哲科系的學生不愁沒有管道投入永續議題。「不用爲了投入永續,放棄原本的所學,在地轉型就好,每個領域都需要『永續DNA』。」

星展(臺灣)銀行人力資源處處長朱麗文表示,星展銀行長期支持客戶轉型至低碳經濟,並在內部從高階主管到員工各層級培養永續金融人才,如高階主管參與氣候變遷的個案探討工作坊,並鼓勵同仁考取永續金融證照,提高員工在氣候變遷和綠能等領域的專業知能。

朱麗文以自身爲例:資料科學出身、後來投入人資領域,近年則深入鑽研氣候變遷議題;她認爲,投入永續議題的關鍵在於「學習力」。

「比起競爭,永續更需要各界通力合作。」聯合報系永續長羅國俊說。聯合報系2021年率全臺媒體之先,成立「永續工作室」,將社會關懷從報導拓展至行動。羅國俊說,聯合報系過去以媒體報導訴求「改變社會」,近年更投入「改變自己」,積極投入節水及節電舉措,近十年共省下8,000萬電費;永續工作室也與企業及學界共同投入循環經濟和環境教育,以發揮更大影響力。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指出,淨零時代下,綠領人才不只是具備環保意識,還要積極參與產業經濟、文化保存及多元包容等領域;他勉勵學子跨領域學習,更要銘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強調的「不遺落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原則,投身永續,也不忘社會關懷。

聯合報系2021年率全臺媒體之先成立「永續工作室」,聯合報系永續長羅國俊表示,永續需各界通力合作,期待更多人投入永續、一起共好。記者陳靖宜/攝影

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表示,氣候危機迫在眉睫,零碳能源、低碳生產及消費及永續金融是未來趨勢。記者陳靖宜/攝影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18日於中山大學舉辦「新世代綠領人才講座」,邀請專家對談討論永續人才發展前景。記者陳靖宜/攝影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18日於中山大學舉辦「新世代綠領人才講座」,邀請各界專家交流培育綠領人才的見解與經驗。記者陳靖宜/攝影

星展(臺灣)銀行人力資源處處長朱麗文表示,投入永續議題的關鍵在於「學習力」。記者陳靖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