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老齡化新現象!時間銀行和網路社會參與 延遲退休靈活尊重意願

▲北京近年規劃應對老齡化社會,舉例密雲河西村4年前推行老人社區,有日間照顧與午餐服務。(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日前宣佈延遲退休規定,引起外界關注和爭議。大陸中國人民大學老年研究所所長的杜鵬今(29)日也分析,預估未來7年大陸進入「超老齡社會」,必須調整現有退休制度,並非強迫所以人延遲退休,規則靈活尊重個人意願。另外,大陸互聯網崛起出現新現象,舉例老年人滑抖音、小紅書進行社會參與,甚至爲自己創造流量,相較西方國家,「老人網紅」也成爲大陸老年就業十分特有現象。

針對老年化社會到來,大陸全國人大13日宣佈未來15年期間,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週歲延遲至63週歲,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週歲、55週歲分別延遲到55週歲、58週歲。中國記協今舉行「積極應對老齡化與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座談會,邀請中國人民大學老年研究所所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杜鵬擔任主講人,分析大陸目前整體老年人口變化,以及爲何要做出延遲退休制度的決定。

杜鵬先介紹大陸政府預測老齡化人口趨勢,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3億人,老年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會增長到5億2,000萬以上。根據近期數據顯示,2021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是14%,比2000年翻了一倍,宣告大陸已經開始進入老齡社會。

「再過7年,到了2031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20%,我們老年人口進入迅速增長的高峰,就像過去嬰兒潮。最快未來7年大陸將進入到『超老齡社會』,每個階段對大陸經濟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央十分重視,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杜鵬說。

大陸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已經是「首位」要提前解決應對的問題,回顧大陸1951年在勞動保險條例首次規定男職工60歲退休,女職工50歲退休。舉例1952年全國的職工只有1603萬人,當時的職工只佔全大陸勞動力7%。時至今日養老保險全覆蓋以後,領養老金的人口覆蓋率是3億多人,比原來老年人數還大,包括60歲以上、和每年新增幾千萬的50多歲退休人員。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研究所所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杜鵬擔任主講人。(圖/記者任以芳攝)

「1950年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的44歲,到現在全國剛公佈數據到去年是78.6歲。」杜鵬繼續說,「現在平均預期壽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退休年齡低於平均以後的壽命,面臨着未來更多長壽老人,國家必須進行逐步改革。」

杜鵬強調。「這次延遲退休改革並非『一步到位』,而是用15年時間逐步把退休年齡男性調整原60週歲延遲至63週歲,女職工調整到從原50週歲、55週歲分別延遲到55週歲、58週歲,過程中又上下三年彈性空間。」

杜鵬也說,「這次改革更多的靈活選擇的空間,不是所有的人必須按照年齡再往後推遲,遵照個人意願。」2030年開始在用10年的時間把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從15年才提高了20年。

▲大陸互聯網發達,農村或城市的「老人網紅」成爲新現象,創造二度就業與經濟營銷。(圖/記者任以芳攝)

談到退休後二次就業安排?杜鵬也提及新概念「社會參與」,大陸正在興起「數字化社會」參。「大陸互聯網發展飛快,每天上網的老年人非常多,每天用微信、刷抖音就是一種社會參與」。

杜鵬舉例自己研究老年人研究報告,從大陸熱門社交平臺抖音選出最受歡迎點擊量最高的40位網紅老人,有一位80歲的「田姥姥」,累積點贊數8.7億,粉絲數是3550萬,影響力極大。

「還有一些老人網紅透過與年輕人互動,擴散網路的社會參與,爲自己個人網站創造新價值,帶來營銷模式。」杜鵬表示,「老年網紅也可以帶動很大的經濟收入,就是數字參與的一種形式,也是中國新特點,可能在國外比較少一些。」

大陸在社會服務也做一些不同新嘗試,比如「時間銀行」,目前試行在上海和北京。舉例60歲老人照顧70或80歲老人,爲自己累積服務時間,等到自己到了一定年紀或活動力下降,可以動用過去累積的「服務時數」,讓其他老人來照顧自己,形成善意循環。

▲北京密雲河西村有老人社區以及食堂,村莊老人每天可以來串門子。(圖/記者任以芳攝)

還有老人農村食堂、社區食堂,閒置小學轉換老人服務中心也在各地開展。舉例「老人食堂」適合農村,最多一次服務20多位老人,像是北京密雲許多村莊都有推出老人社區服務。

北京勁鬆老人社區服務中心推出「老人餐桌」,社區中午自助餐,爲200多位老人送餐,不管是哪形式,都是很好嘗試,解決老人就餐剛需,變相減輕家屬負擔,成爲大陸老年化社會的服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