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洪磊、王嘉欣:微短劇“標題黨”,源於投機浮躁心態

來源:環球時報

6000部微短劇的劇名裡,竟有386名“總裁”、240位“夫人”和98尊“戰神”,還有各類“狂少”“嬌妻”,這些譁衆取寵、不良導向的片名一直飽受吐槽。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佈管理提示,要求加強微短劇片名審覈,對微短劇片名出現的不良傾向進行及時糾偏,並在導向、體例、藝術等方面提出新要求。要求一經宣佈便引發廣泛討論。

微短劇以其碎片化、快節奏的敘事和便捷的觀看方式,已成爲大衆文化消費領域的熱門板塊。但隨着微短劇市場野蠻擴張,微短劇製作運營方面的不良風向逐漸顯現。不少微短劇靠着抓眼球或聳人聽聞的“標題黨”片名收穫了流量,但也破壞了創作風氣。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片名如同一部劇的“臉面”,是整部短劇的精華凝練和調性的提示,直接關係到用戶的觀感和選擇。如《逃出大英博物館》《河姆渡的骨哨聲》等精品微短劇,片名簡潔而有內涵,或高度概括劇情,或巧設懸疑吸引用戶,成爲了行業標杆。

今年6月,廣電總局曾引入分類分層審覈機制,規定投資額度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微短劇”由廣電總局審覈,3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普通微短劇”由省級廣電部門審覈,30萬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劇”由播出或爲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臺履行平臺內容管理的職責。未經審覈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部分不良導向的微短劇傳播,然而微短劇碎片化、分衆化的特點決定了由平臺自審的、以純娛樂爲導向的微短劇仍是當前流量主陣地,這類微短劇也成爲了如今“標題黨”亂象的重災區。

微短劇作爲我國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觀衆上至耄耋下至幼齡。部分製作者在片名上投機、賺取流量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賺一波流量就跑”的浮躁心態,長遠看來是爲短劇行業貼上粗製濫造的標籤,損害行業整體形象和行業生態,無異於飲鴆止渴。

微短劇片名亂象的背後,固然有短視頻平臺標準過低、自審不嚴的原因,更存在監管漏洞被利用的情況。如此次的重點整治對象,“小程序類微短劇”。這類微短劇一般通過在短視頻平臺投放吸引眼球的標題和內容切片引流,吸引用戶點擊跳轉微信小程序,試看後付費觀看剩餘劇集。而用戶在付費後往往發現劇集內容與片名相去甚遠,大呼上當。

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社交媒體,都擁有強大的算法推薦和內容審覈機制,本應通過充分發揮中介兼把關作用,引導創作者專注作品品質、推動建立良好行業秩序。平臺監管的缺位,令其沒能充分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導致不少粗製濫造的微短劇得以走向市場,以至於形成了噱頭爲先、劣幣驅逐良幣的風氣,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此次加強微短劇片名審覈的管理舉措,明確將監管對象指向了平臺負責的“其他微短劇”,壓實了平臺責任。而更明確的導向、體例、藝術等方面要求也向相關從業者傳遞了微短劇發展的正確方向和信號。從此前的分類分層審覈和“白名單”制度推出後,“重點微短劇”中佳作頻出來看,審覈制度成效可期,未來的重點將進一步細化、針對低成本微短劇。這有助於形成“品質至上、內容爲王”的創作風氣,讓行業健康積極發展。短視頻平臺也應引以爲戒,進一步鞏固審覈機制、完善創作激勵制度,推出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優秀微短劇作品,守護好微短劇產出的源頭。

作爲網絡文化發展和社會價值塑造的重要載體,微短劇的爆火源於人們對其“短而精”的認可。但創作者們若被流量矇蔽,指望靠譁衆取寵、濫竽充數實現變現,無異於自毀長城。監管部門與平臺也要強化監管,提升作品思想文化內涵、傳遞主流價值觀,同時引導觀衆形成正確的審美,讓微短劇形成優勝劣汰、向好向善的良性循環。(作者分別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