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廠低價競爭 創新、誠信 臺商二大優勢

數據顯示,臺灣自行車年產量於2008年時,創下610萬輛的最高峰後,開始逐年下滑,2020年僅生產161萬輛,創20年新低。但產值卻從2003年的新臺幣(下同)234億元逐年攀升,至2015年創下565億元新高,展現產品高值化的成果。

大陸方面,自行車廠近年快速崛起,2020年產量達到7,527萬輛,年增15.8%。其中出口6,029萬輛,年增14.8%,佔總產量80.09%,是出口比例也佔逾9成的臺灣的最大競爭對手。

林柏維說,陸廠一直以「量多價低」的產品取勝,如大陸自行車組裝大廠喜得盛,一年就可以組裝1,000萬臺以上,應該是全球年產量最多的,但是他們開發高端產品的能力,就弱了些。

高端產品纔是臺廠的優勢所在。林柏維說,雖然臺灣廠商無法在「量多價低」這方面贏過大陸,但臺灣的廠商較有意願投資在研發創新,「陸廠當然也有,但比例少了些」。

第二個優勢就是臺商比較講誠信。林柏維說,他的客戶常常遇到大陸制自行車出問題,卻不願意賠償的情況。但臺灣廠商「該他負責任該他賠」,還是會進行賠償動作。

這也牽涉賠不賠的起的問題。若在歐洲,要召回一臺自行車進行零件的替換,可能就是200歐元起跳,加上越來越多廠商要求自行車的安全係數,「供應商有沒有辦法負責進行賠償,都是品牌挑選供應商的一環」。

加上部分國外客戶,與臺灣廠商也配合滿久了,是高程度的夥伴關係,這又是另一項臺灣優勢。